所有浙江潮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番禺早茶#早啊!和大家分享明末清初番禺诗人屈大均的诗作《自白下至檇李与诸子约游山阴》:“最怅秦淮柳,长条复短条。 秋风吹落叶,一夜别南朝。范蠡河边客,相将荡画桡。言寻大禹穴,直渡浙江潮。”该诗气势雄深,节奏明朗,充满生活激情。今天白天多云到晴天,午后局部有短时阵雨,气温27到36℃。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杭州旅游#《灵隐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航拍之绝境,灵隐寺!该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又名云林寺(康熙帝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地处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航拍视频:灵隐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至臻完美 只为阅读# 我读了6%彭定求写的《全唐诗(3)》!推荐给大家!@Kindle中国 网页链接门对浙江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连续熬夜的结果是血清素含量极低,大清早就有些压抑不住不良情绪,不良就不良吧,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千般恨,尽付庐山烟雨浙江潮。@水了个一冰 大才子一涛作品[haha][haha][haha]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经典禅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曼殊本事诗);"负郭幽居一林清,残花寂寂水泠泠。夜深宴坐无灯火,卷土疏帘月满庭。"---(李光新年杂诗);'草堂名刹岁年深,三藏谈经事莫寻。唯有千章云木在,风来犹作海潮音。'---溥光题草堂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和尚的画面太美 西安·解放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庐山烟雨浙江潮 杭州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庐山烟雨浙江潮 / 未到千般恨不消 / 到得还来别无事 / 庐山烟雨浙江潮——该把吉他抱来的,哪怕弹个棉花也好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都市快报与浙江省档案馆合作栏目。《浙江潮》主创之一蒋百里。胸中浙江潮。有故事的人,胸中有着一股浙江潮。《浙江潮》杂志开篇如此写道:《浙江潮》刊登的杭州放足会照片。《浙江潮》刊登的雷峰夕照。《浙江潮》杂志的目录和广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平生恨未消。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坐在下山的車上,腦海裏出現這首詩。趙州老和尚說,等你兜兜轉轉歸來,才知道是空費草鞋錢。朝聖的意義也許就是這一路得過程,不只在山水之間,不只在你我之間,經過什麼事,做了什麼功德。處處好風光,時時好修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慈善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浙江潮评论-浙江在线 慈善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品苏轼诗三首: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庐山风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风雨浙江潮。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的天气让人想起滕王阁序,山海经,夜航船,洛阳伽蓝记,庐山烟雨浙江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詩詞鈔】本事诗十首·选二 苏曼殊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评:其一写给女神(乌舍为印度女神),写尽无情却有情。其二写出家人踏过樱花桥,像不像老树画中木脸男子蹑蹀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