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经·续茶经》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经》唐朝 陆羽 著。《续茶经》清朝 陆廷灿 著。《茶经》是陆羽一生心血结晶,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以前有关茶叶的知识与生产实践,使茶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绿茶]烹煮香茶,到了水火相战、即将沸腾的时候,俨然是在倾听松涛阵阵响起。将开水倾倒到茶区瓯之中,茶面云光缥缈,时隐时现 [爱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趣】 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也是我国古茶书中最大的。作者陆廷灿,字幔亭,在茶区为官,长于茶事,采茶、蒸茶、试汤、候火颇得其道。它洋洋10万字,几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书的资料。之所以称《续茶经》,是按唐代陆羽《茶经》的写法,同样分上、中、下三卷。 博学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苏轼集-苏轼( 宋 )-卷二十六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南山流煎茶道四句偈:降魔開風氣,陸羽續茶經。拂拭塵埃盡,悠然心地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续茶经》:“以其苦而味甘也。夫茶灵草也,种之则利博,饮之则神清。” —— 茶的味道苦中带甜。茶是一种有灵气的植物,种植它有很多好处,人喝了它也会感到神清气爽。#觅湾闲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丽日晴天,坐在亭子里读陆延灿的《续茶经》,听书里的古人漫谈禅茶逸事,听微风袅袅落花依草的轻盈,也听流水潺潺睡莲在梦中的絮语,便觉着有无限的幽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悠悠茶史,浓浓茶香:】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经唐宋两代,饮茶之风日盛。文人们笔耕不辍,撰写《茶经》、《大观茶论》、《茶录》、《续茶经》等著作,使中华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悠悠茶史,浓浓茶香】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经唐宋两代,饮茶之风日盛。文人们笔耕不辍,撰写《茶经》、《大观茶论》、《茶录》、《续茶经》等著作,使中华茶文化流传并传播开来。经茶马古道,茶叶远销国外,使源于中国的茶叶成为世界的饮品。茶之为饮,已不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握手][握手][握手] 龙须茶历史悠久。据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载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洲茶名色有莲子心、白毫、紫毫、龙须、凤尾……等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网页链接 值制府满公郑重进献,究悉源流,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於武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 分享自Kindl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叶文化_@百度百科】 茶叶文化,又称 茶文化 。 明末清初福建创制了铁观音和乌龙茶,释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陆廷灿(1734)《续茶经》引的《王草堂茶说》;清?董天工编(1751)《武夷山...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大茶书 一、《茶经》 (作者:陆羽); 二、《煎茶水记》(作者:张又新); 三、《品茶要录》(作者:黄儒); 四、《大观茶论》(作者:赵佶); 五、《茶具图赞》(作者:审安老人); 六、《续茶经》 (作者:陆廷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陆羽<茶经><茶经>里哪来的上面四句?清朝陆廷灿的<续茶经>也没这几句吧?难道是蔡襄的<茶录>里的?我没文化别忽悠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降魔開風氣,陸羽續茶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掌阅iReader阅读分享#有没有发现我最近进步了很多?给你这本《茶经续茶经》,和我一起进步吧@掌阅iReader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