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台北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到台湾#在日本人来台湾之前,花莲只有30几户人家,后来日本人在这里建移民村,才慢慢发展起来。花莲面朝太平洋,风景很美,号称台北的后院,但听说台北人其实也并不常来,非常可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白先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人的宁夏夜市=南宁人的中山路。老板们都很亲切,在这里选逛小吃,尝的就是一份自在的家常人情。水果甜度和纯度都很高,品相也极好。葱肉卷其实是肉卷葱。[笑cry]因为虾、扇贝和鱿鱼的个头的关系,可以享用一顿名副其实的海鲜“大”餐。除了油栗还能吃到菱角,真是幸运。[馋嘴] 台湾·寧夏觀光夜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首都最美家庭#【国粹守护者 陈炳楠】陈炳楠是一名老京剧演员,生于北京,台湾台北人。1988年,陈老与台湾亲属团聚,在互诉衷肠的同时,他毅然放弃了对祖产的继承,将毕生精力投入京剧。陈老还让资质最好的二儿子继续传承下去,他常说“做人要有志气,凭本事吃饭”@北京女性 秒拍视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耶因為拍學士服所以我們可以提早下課,跟大四一起走的時候,分開時他很理所當然的說,下週一起吃飯吧,今天我太飽了!哇台北人真的很霸氣耶哈哈[嘻嘻][嘻嘻][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野餐分享會:] 正台北人的逆襲! 墊子上為何有別人的書?才不告訴你呢,這種事只有現場的人可以知道。 @ 台北車站(Taipei Main Station)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看《臺北人》,就著上次的印象一路讀至最後一篇《國葬》,終於控制不住淚水。十四篇里反反復復敘述的「在大陸」與「在臺北」的今昔對比,讓主人公反反復復回憶舊日的榮光,卻使悲意愈甚。想到齊邦媛《巨流河》中所說:「我們這一代,都是被政治消磨的一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台北人》 我的评分:★★★★★ 书名虽然是《台北人》,其实写的是内战失利流落台湾诸人的众生相情与孽,描的是盛极而衰物非人非的故国思故人情。14篇故事,上写开国功勋下至舞女走卒,道尽生死荣衰灵欲今昔,彻卷读罢,如游园惊梦,不胜唏... 台北人 (豆瓣)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读书时间。no.43,白先勇,台北人。从大陆到台北的台北人的众生相。各阶层各行业的青年或壮年离开大陆随国军撤退到台北,带着那段摆脱不了的历史,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台北人。只得感叹历史的节点将一个人的命运截成几段,与时代而言,人终究无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的国父纪念馆金马奖红地毯,没有去,现在想想真是可惜。还有就是应该在垦丁多呆两天,台北人太多天气还阴沉沉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心心念念的“林东芳牛肉面”,没有想到在台北的最后一夜吃上了。深夜速递,还陪我们买各种伴手礼,真心被台北人的热情感动到了。 台湾·台北火車站(Taipei Main Statio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臺北陽明山#白天可以采果,泡溫泉,賞花,最重要的是夜景夜景夜景!對於阿美這種喜歡玩夜景的人來說,簡直是天堂。所有的高樓,霓虹燈,在夜晚時分都顯得溫馨親切,如果能約三五朋友一起露營更是好得沒話說,美酒月光,歡歌笑語。不虛被評為臺灣夜景top10,對於臺北人來說,算得上是一個很方便去的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置身事外的声音听起来最悲悯----《台北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漲價了還是想吃!台北不可錯過的六間超夯芒果冰】酷熱的夏季吃冰最消暑,這次要介紹的是「台北人最愛的六間芒果冰」,不過今年因本產芒果價格上揚,芒果冰品也跟著漲價,但若有機會到台北玩,大家要嚐嚐看喔!#ETtoday新聞雲#報導:网页链接 [饞嘴] (KC)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梅天 看 台北人 都能看的昏昏欲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概一周的时间,小说《台北人》已阅读完毕,起先看不太懂作者设置的各路玄关,只能很潜略会意大致内容,深沉意义却无法琢磨,看到末尾附录有一篇本书的剖析,才瞬间了悟。震撼于作家写作技巧之高深,更震惊于作家如此冷静的看着笔下人物命运,灵与肉互相抨击。此处看来,作家已是看淡人生虚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