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巨流河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埃涅阿斯纪》《巨流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齐邦媛:血与泪的《巨流河》》[转载]齐邦媛:血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到哑口海的那个故事,看到鹅銮鼻灯塔的那一刻,我终于有了参与过的感觉[愉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两天看完电视剧《一把青》,心里难受地很。晚上再看齐邦媛的《巨流河》,也写到空军张大飞战死送遗书回来,“革命误我我误卿”,太悲伤了[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年购得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年前读完两本,今天开始读《关山夺路》,越认真读,越觉得好。七年前读齐邦媛的《巨流河》,感动得一塌糊涂。王鼎钧先生不愧是作家,写作功底摆在那,而且记忆力惊人,整部回忆录冷静、残酷、有血有肉。不是我厚此薄彼,跟这个四部曲一比《巨流河》就成鸡汤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看完了,可能是删减版的原因,好多地方感觉支离破碎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替妈妈重操旧业,手法娴熟依旧[笑cry][笑cry] 《巨流河》看着实在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showmeyourbook# 齐邦媛《巨流河》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是一本历史书,一本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从巨流河到垭口海,以内敛的方式写尽战乱中的颠沛流离,读书求学,为人师表。为理想献身的每个人,值得尊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跟著齊邦媛老師的巨流河重新走過中國,走過父母親年少多舛的成長過程,厚實的一本記錄,故事接著故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年陆续去了台湾、东北和海参崴,在此之前历史知识极度匮乏,回重庆之后看了齐邦媛的<巨流河>听了<晓松奇谈>专讲台湾的9期和电影<末代皇帝>,如果在此之前我就能做这些功课,那我去到的每一寸土地内心真切的感受和眼睛所关切的事物肯定大相径庭,希望以后顺序可以换回来,真正能找到行走的意义[微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巨流河》 我的评分:★★★★ 同意王德威的评论,“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然文字可亲,格局受限。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齐邦媛的巨流河,述她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边时时躲避天上飞过的敌机和炮弹,一边与同学一起跟朱光潜先生学英诗,在死亡的唇边,读着雪莱,济慈,莎士比亚。甚是感动,那样的时代她们不问读文学有什么用,能救国乎,能助战乎?只是为了在随时与死亡亲吻的岁月里,在血雨腥风的三江汇流处寻求灵魂解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巨流河》 我的评分:★★★★ 台版已读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完齐邦媛的《巨流河》,齐邦媛一生的文学上升阶梯,她对英文的一生的感悟,丈夫对铁路付出的事业心,特别是齐邦媛笔下的意境美,写的特别好。她的身世有很多来自她爸爸齐世英作为国民党元老的帮助,虽然悲苦,但也比很多普通人路边埋尸好多了。一个近距离的时代,她的温度值得我去回顾。[椰树][椰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单德兴曾任中研院欧美研究所所长,主编《欧美研究》。他青年时醉心《巴黎评论》,叹服于精彩的访谈,因此,在翻译与研究之外,乐于访问名家。他曾与萨义德深谈,而访问齐邦媛,更促成了《巨流河》的诞生。《文心学思》汇聚八位华语大家的访谈精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坐在阳台上一座就是一个下午。看着巨流河,我就像一个垂暮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