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书滋味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各奔前程前的半午闲适 千里送书的小情谊 臭豆腐的乡思 红茶果子的滋味 北京·三里屯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年一到夏天就特想重读一遍西游记跟阅微草堂笔记,小时候家里还没装空调,这两本书再加一电风扇陪着我度过了好几个暑假,当然也有其他书,但是每年都会翻出来的却只有这两本,那会儿字都没有认得很全,所以每次重读都能读出新滋味,尤其西游记,简直百读不厌[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两天重新翻手机里囧叔的《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对比丰子恺的书一起看的。觉得囧叔的书意思是有意思,可是有点儿牵强生硬的滋味,总带着点文人的清高孤傲来观察市井百态,所以总是隔了一层并不亲切,市面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书太多了。大师的书便显得特别真挚,生动活泼亲切有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彼得前书 2:3 你们若嘗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年前看过的书,今日再看,滋味不一样,以前更多的看见祁家老大、老三、冠家,现在看见了四大爷,四大奶奶,祁家老太爷等等。8年时间,幕幕悲喜。#四世同堂—老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心心念念的书,才觉得万般滋味都涌上心头。得甘于寂寞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郑执 正在读你的书,脑袋里忽然一闪念,如果你用大碴子口音念这本书,别有一番滋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然发现我没有了投入地看完一部电影或静静地听完一首歌的耐心。却开始能慢慢啃着书里的文字,仔细咀嚼出个中滋味,仿佛时光就这样顺着指尖悠然流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道士下山。我觉得不是烂片,是好片子。里面不少道理。一个小道士,下山,经历世事,有了很多感悟。最后又回到山上~书上说的终是浅,真正经历过才知道真实滋味。~~~武戏基本可以忽略只是炫,其中的道理虽然有点不能免俗但是还是和我的内心的价值观有点相似。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身,修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读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強说愁。 而今识尽愁中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感悟]:少年(指青年人)不识愁。”而今”已至年迈,欲说“愁”,却说不出,也不愿或羞于说出口!重读本词,沉思岂止良久! 天津·天房美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阅读#9/50《终于尝到真滋味》「台」叶怡兰。我很怕看非常厚的书,但这本却能在一个早上看完。完全因为书中图文各半,分朴实之味—风味小馆—星星滋味—旅宿之味等几个主题展开,一个高级文艺吃货的吃路回忆,最精彩处应该是对于味蕾的描述,如果需要写美食文案,却词句单调的PR们,这本书最适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完全是因为书比较新,而且是精装本,看起来质感不错才借的,看了几页,发现是个安徽人写的,遍得了滋味,一个法学教授的散文集,有毫意思[good]@查小白 沈阳·国奥现代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希伯来书 6:5 并嘗过 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时候我不在乎友谊,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多是一个人,看着书,我没有感觉到一丝孤独,那时候我不懂友谊是什么滋味。然而我的班主任不停地引导我,去交朋友,渐渐的我体会到了儿时那种超棒的友谊。然而长大之后,初三,高二的两次被友谊伤害的经历让我对这个词渴望又害怕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高一语文课上,老师曾说过,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相忘于江湖,一时不能理解。高二后读了挺多书知道这句子不对。如今细想,别有滋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随着夜幕降临,饭后安静的看着书,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