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存在与时间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立秋# 哈尔滨·保利水韵长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在看《存在与时间》。来自网易云阅读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存在与时间》:一部无法再续的残篇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名著《存在与时间》里,在论及常人对死亡的态度时说:常人总是认为死亡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其实死亡是每个个体不可逃逸的天命。常人对死亡态度与对风险态度非常相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说,被我们称之为情感(feeling)或情绪(mood)的东西或许更合理的,就是说,更具有深刻的感知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儿时筒子楼里的哥哥今日来家中探望,对他记忆最深的地方是他喜欢哲学,中学就对着我碎碎念“白马非马”,当时并不懂其中含义。时隔十多年未见,今日终于带着一丝懵懂问询他最喜欢的哲学家,答“海德格尔”;翻开存在与时间,一字一句仿佛与相对论提出的思考遥相呼应,左右手参照简直会有腾云驾雾之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_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致今后的存在与时间,生日快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书:《存在与时间》豆瓣评分:7.4。【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2015-5 来自@豆瓣App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三联书店出版的《存在与时间》,1987年第1版、1999年第2版、2006年第3版、2012年第4版。2014年又出新1版。这本书总发行量恐怕超过20万册了。@晓晓云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萧师毅先生回忆道,1946年,当他为了《道德经》翻译一事赴德国会见海德格尔时,海德格尔告诉他,当年纳粹指着《存在与时间》中的一段话对他说:“根据这段话,我们确定你不是雅利安人。”而现在,法国人指着同一段话对他说:“根据这段话,我们确定你就是纳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海德格尔:话语所谈的东西总是从某种角度、在某种限度内说到的。任何话语中都有一个「话语之所云」本身,也就是在各种关于某某东西的愿望、发问、道出自身等等之中的那个所云本身。在这个所云中话语传达它自身。 ——《存在与时间》p189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存在与时间》真是田园派的,艰深晦涩却独怆然而涕下,也是,海德格尔搁今天一定有个亲切的称呼“凤凰男”。当这个脸上挂着两坨高原红,脚底粘着黑森林泥土芬芳,从小因参加劳动而肌肉发达穿着打扮极具城乡结合部特色的土包子初次踏入德国高雅哲学圈时,黑格尔都没料到他会继承他撼动哲学界继往开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覆@悠荡飘:你這是強安在我頭上,我明明說時間不存在,那裡還有與時間鬥的事情?更無輸贏,皮之不存,毛將附焉?[哈哈][暈] //@悠荡飘:回复@山西沈可成:既然时间不存在,你还把你的目标定为与时间斗?而且说不出是斗赢了与你的真理近,还是斗输了与你的真理近? 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哲学笔记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一部分)》[转载]哲学笔记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一部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校园投稿#【唯美背影[心]】陕师大的 @存在与时间Time 妹纸:“匆匆两年,已经打包行李准备去长安校区啦~ 深深地喜爱这里生活的点滴[爱你] 和大蕾记录用最后雁塔校区最后的一个月 雁塔再见!长安你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西安城事儿# 【西安校园美女】陕师大的@存在与时间Time :匆匆两年,已经打包行李准备去长安校区啦!雁塔再见,长安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