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读书之道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剧评很有趣,或许就是需求对等,利益平衡,磨合到位,问题来临更主动思考自身内部… @书香可人:#读书之道#【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周国平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也可读纪事本末系列//@书香可人:#读书之道#建议加入《资治通鉴》,与相关正史一起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吟一一答M同学:读书之道贵虚静,急功近利勿滋生。等闲耐得寂寞苦,登峰只在不觉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论读书之道: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书,要怎么读才对呢?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第一、要读经典。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网页链接 读书之道,杜元凯称,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若见闻太寡,蕴蓄太浅,譬犹一勺之水,断无转相灌注、润泽丰美之象,故君子不可以小道自域也。 分享自Kindl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企业家的读书之道】“一个企业到底有没有后劲,关键看我们年轻的一代。年轻的一代能不能做成事情,关键看有没有学习精神和基本素质。”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涵芬楼古今文钞.清.吴曾祺编纂.清宣统2年(1910)铅印本 链接:网页链接 密码:isa6】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涵芬楼秘笈.孙毓修等辑.民国五年至十五年(1916-1926)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链接:网页链接 密码:osso】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国朝柔远记.清.王之春辑. 清光绪17年(1891) 广雅书局刊本① 链接:网页链接 密码:r1uk】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经#【钱穆读书之道】国学大师钱穆认为读书贵有耐心、恒心,不可存懒惰、浮躁之心。主张多读书勤思考,触类旁通。他读书常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一次读曾国藩家书,曾说自己每读一书必认真从头读到尾。钱穆从此要求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读完后再换一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减少内容,但精读,然后思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國藩【讀書之道】 “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不弄明白絕不罷休,一點一滴的積累,不可速求。“求速效必助長,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只要日積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終久必有豁然貫通之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 【海峰先生诗文.清.刘大櫆撰.清同治13年(1874)刊本 链接:网页链接 密码:yo03】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海藏楼诗》清.郑孝胥撰.民国3年(1914)武昌刊本 链接:O网页链接 密码:s17z】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陈振孙,南宋著名藏书家和目录学家。所著《直斋书录解题》价值胜过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前所有书目著作。《直斋书录解题》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相媲美。二者被誉为古代私家书目的“双璧”。@上海古籍出版社官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之道#【林语堂与鲁迅】(转) 悦读 | 林语堂与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