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许三观卖血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白天上班看书 晚上洗澡听书 咩哈哈 又把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翻来重温了一遍 电子版看得异常的快 一章一章就这样过过过~~今准备下午看了表 就看动物农场好了 页数也不多~~~还有灿烂千阳 初中就看了作者的处女作 结果灿烂千阳拖到了现在还没看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睡了一觉醒了 迷迷糊糊地想起只看了半本的《许三观卖血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朋友推荐《许三观卖血记》没多久,我就添置了这本书,以为是纪实性小说的散文集。心得有三:一是从无从下手逐渐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尽管刚开始有些不情愿,二是发现了一处明显错误,问题大抵出在图书编辑身上,三是读到结尾很自然的辨别出作者的文风,暗自欣喜。一个很好的开始。[带着微博去旅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独钟余华他老人家的作品 一看就停不下来 没有华丽的语言 没有新奇的故事 却永远扣人心弦 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耐人回味 就是喜欢[心][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来是奔着河大叔去看了韩国电影《许三观》,明明是喜剧,硬生生的难过了两个小时,不得不说韩国人将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改编拍的不错。 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难关,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河正宇##许三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然在堪培拉,但是信息也是很灵通的哦!我代表新南威尔士大学堪培拉校区唯一的英文系中国博士,去采访了在西悉尼大学讲座的余华,余华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采访到他很开心,也感谢悉尼小伙伴给我提供的信息。 @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下午上班全力以赴,诸事奇顺。和一上午翻完178000字的内疚有关。[偷笑]#许三观卖血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的余华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活着》第二本《许三观卖血记》,这本是杂文集,写生活,写爱好,写喜欢的热爱的一切,写批评的唾弃的所有,自由随性,更是介绍了很多好作品与好作家,阅读细水长流,源源不断[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经让我痛哭过的书#《活着》里有庆死的那段,哭到最后连话都说不好,好多天都走不出来;《许三观卖血记》最后三观要请自己吃顿饭时也是哭到抽,总结起来就是余华的书让我哭得最惨,过去好几年了《活着》还是不敢看第二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许三观卖血记,好电影。书买回来一直在家里放着没看,倒是先看了电影。小学时看过片段,许三观给孩子画饼充饥那段,看饿了,一直念念不忘。没想到电影是韩国给拍了,女主美得不像话。是能让人感受到残酷环境中家庭温暖的片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余华的《第七天》,感觉不像他以往的风格。《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风格都很像,把农村人朴实、直爽、带有些愚昧的个性凸显出来。《第七天》通过主人公死后所见所闻的几个小故事讽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I电影#【许三观卖血记(韩)】中国的电影只能拍1942不能拍1962,韩国人拍了。上学时候喜欢余华“血管里流着冰碴子”时期的作品,也曾嫌弃这部小说不够冷酷,也是年少不知愁。如今看这部电影反倒最喜欢它的俏皮温情。最后一幕色调明亮温暖得像梦境,然而人生已经如此多艰,有些事情就不要揭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许三观卖血记》 ★★★★ “本来半天就能看完的书,断断续续用了三天,也体会了一个人在生存历程中断断续续的人生,所谓责任就是人的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因此幸福就应该是终于有那么一天意识到自..”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图书《许三观卖血记》豆瓣评分:8.8(2171人评) 来自@豆瓣app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许三观卖血记#今天把电影给看了,没想到中国的书让韩国拍了。想想这本书还是去年夏天读的。诺~又是一年。最近需要充充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近日读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除了记得为维持这个家卖血的温情外,就记得结尾许三观说的“ 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