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质数的孤独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6月阅读计划:质数的孤独、素履之往、最后一束来迦勒雏菊、情人无泪、往事并不如烟、苏菲的世界、无非求碗热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质数的孤独》 单纯的孤独和纷纭的孤独,相邻而永不可相交……被孤独囚禁的终生……谁能承受孤独的凄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6)我的大学,由于不在主校区,图书馆藏书并不多,但是专业书籍很全。终于有了开放的图书馆了,但是我并不怎么去,因为开学初几次去图书馆的经历让我觉得图书馆更适合睡觉…借的多是专业书,也借过课外图书,比如春上村树、毕淑敏、暮光之城…还有一本书名印象很深叫质数的孤独,虽然内容不记得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岛上书店》 ★★★★ “和《质数的孤独》有点像:主要人物都是书呆子;都是用了某些隐喻,比如质数的概念和这本书里各路作家、各种作品的客串;都用了一些排版形式来体现一部分内容,比如《质数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连着几周都没有午睡,今天一口气贪多了。忍不住去翻《质数的孤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书目#保罗·乔尔达诺—《质数的孤独》,作者是一位80后意大利作家,书中的两位主角就如乔尔达诺所写的那样,“那些孪生质数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而孤独才注定是他们真正的宿命。”,但孤独的又何止是质数。 日喀则地区·江孜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星][星星][星星][半星],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博士,用孪生质数表达了什么是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 马蒂亚和爱丽丝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过,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一个人最大的孤独,不是没有知己,而是迷失了自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选择这是几秒钟的事情,然后用余下的时间来还债” ---------- 《质数的孤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质数的孤独+禁闭岛=智商下线+豆瓣影评×弹幕也拯救不了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领地·阅读#意大利理工男写的虐心爱情故事,很惊艳。“孪生的质数”靠的那么近,但却永远都无法触及到对方。病态的男主女主都只把话说给自己听,谁都不愿逾越踏出第一步,到多年后的相聚,以为可以重拾温暖,却直到往事被嚼的无味才知觉,一切已无法回头。——《质数的孤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阅读推荐# 《质数的孤独》意大利理工男写的虐心爱情故事,确实很惊艳。“孪生的质数”靠得那么近,但却永远都无法触碰到对方。病态的男主女主都只把话说给自己听,谁都不愿逾越踏出第一步,到多年后的相聚,以为可以重拾温暖,却直到往事被嚼得无味才惊觉,一切已无法回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们就如同11和13这样的质数,在深深的孤独中,体会着深深渴望而又无法彼此触摸的心灵。 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柠檬桌子,孤独的美食家,质数的孤独,十一种孤独,---几乎一口气读完这些,至少在这期间,忘却了原本阅读的主题,呵呵,难道可以“以毒攻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没有抓到最美的雪景 不过路灯下的风景也不错哦…[色][色][色]@你总说质数的孤独 巴彦淖尔·临河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争鸣书摘#Choices are made in brief seconds and paid for in the time that remains. 用几秒钟作出选择,然后用余生为此付出代价。 ——保罗·乔尔达诺 《质数的孤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记得读完《质数的孤独》时看过一篇印象深刻的评论说爱丽丝和马蒂亚分属于两种不同的人,「被世界拒绝的人」和「拒绝世界的人」。我一直被别人定义为疏离孤僻之人,以前男朋友这样说我,前几天连相识七八年的至交都开始控诉我不关心她对她冷漠要和我闹绝交了。我大概就是评论的后一种吧。主动拒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