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纯真博物馆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帕慕克说,纯真博物馆的大门,将永远为那些在伊斯坦布尔找不到一个接吻之所的情侣们开放。即使有手机导航,寻找他的纯真博物馆,依然如在弯弯曲曲巷、高高低低坡中的一场迷乱。参加者清一色是小女生。但我觉得,这个博物馆似乎更能得到中老年人的喜欢,纵然没有读过这部同名小说。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历史区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家了#这几天都没有网络,终于回家了,走前看了心心念念的Whirling Dervishes,出于尊重没有照相,素描出自Alex之手,去了家旁边的纯真博物馆,还在街上看见了伊斯坦布尔本地的transgender族群,觉得好像此行也算圆满了。 北京·复兴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好等年紀稍大些,你再閱讀奧爾罕·帕慕克的《純真博物館》,才能跨越穆斯林禮教,理解人們終其一身的不幸福,因為自私、懦弱與盲目,充滿嫉妒、懷疑和謊言,缺乏真正去愛的勇氣與能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Taksim公园追鸽子的我好蠢233333亲身来到纯真博物馆,和最喜欢的作家有了一丝交集,也是没有遗憾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纯真博物馆的位置太隐蔽了 但这简直是收藏癖的天堂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距离被打消掉 没带原著也就没能盖蝴蝶戳 顶楼的角落是凯莫尔的居所 据说帕慕克本人四月份来过一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后看了半个月 如果在去土耳其前发现一定会去 纯真博物馆参观!书的结尾这句真的震撼到了:我的一生过得很幸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读《纯真博物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实任何人,在经历时,都不会知道自己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纯真博物馆》)晚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间部分那八年的叙述实在是太冗长了,果然是固执于细枝末节和善于情绪酝酿的作者…不过博物馆里那些微妙的物件--小狗摆设,别针,发卡,笔,耳坠,手帕,钥匙…甚至芙颂摸过的纸牌、抽过的4213个烟头--每个物件里镌刻的丰富情感及回忆,恰是最打动我的陈列。《纯真博物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纯真博物馆》 “看到4213个烟头的震撼照片,这本书的作者想必挺有想法。书评也不错”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纯真博物馆》这就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了?男主整本书出尽全力诠释了什么叫“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前半本书都在欺骗自己老婆,后半本书都在勾引别人老婆,情人挂了之后收集了她所有的东西建了一座博物馆。不过如果去伊斯坦布尔,我倒想去这座博物馆观摩一下他到底有多变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纯真博物馆》亚马逊最后一本。《幻世浮生》是看完剧忍不住想读读的。木心就不说了。嗯嗯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也有一本《纯真博物馆》,一直都想去纯真博物馆。对于伊斯坦布尔的向往完全就源于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看了这么多土国游记,第一次看到有人提到纯真博物馆,激动极了,今晚就要拿出来重温!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庆·瑞安重庆天地★★★★,几年前读过《纯真博物馆》,男主搜集女主触摸过的一切,发夹、胸针、香水,甚至4213个烟头,用十五年时间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纯真博物馆。安佳善这次失恋博物馆的展出,倒是异曲同工呢,看全世界人民失恋的故事缅怀自己已经死掉的爱情。 重庆·二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哎,居然有个站子叫纯真博物馆,谁想出来把这书名用在他身上,也太合了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纯真博物馆」纯真博物馆。日本摄影师Hideaki Hamada用中画幅胶...: 网页链接 (来自@MONO猫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