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李可乐抗拆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李可乐抗拆记》 “从一开始就不停在抖机灵。但有几段还真就感同身受一般。”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突然俯下身,非常小声:有钱,才能有爱,这是真理。我曾经流落街头,那时好像一条狗,没有爱。现在有钱了,就有爱,很多人爱。——李承鹏《李可乐抗拆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总有网友问我:这几天转发的关于徐案微博,为何都删了呢?我查了一下,我转发过的,我自己都可以看到,为何大家都说删掉了呢?难道我也得了“偏执性精神障碍”?记得李大眼在《李可乐抗拆记》中说:自从我得了精神病,我的精神好多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可乐寻人记# 前天在书架上偶然看到,和#李可乐抗拆记# 放在一起的。寻人启事的电影刚出的时候就看过,书倒是没有。一贯的幽默犀利,辛辣风趣。同抗拆记一样,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心酸和美丽。要说段子,大眼的可比某些鸡汤博主有趣也内涵深刻的多。重温了一遍电影,还不错,书和电影都推荐一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可乐抗拆记》中说:自从我得了精神病,我的精神好多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可乐抗拆记# 魔幻现实主义 文字里有很强的漫画感,文字的油滑程度稍微有点过,挺好的,大眼如果不是自不量力非要招惹政治的话,他肯定是一个挺受欢迎的专栏作家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可乐寻人记》拍成电影了,只可惜喻恩泰缺少四川人的江湖味和痞子气,女演员既不水灵,也不飒爽,更不妩媚,真见鬼了。不过这不算什么,重点是:谁要敢拍《李可乐抗拆记》,那他才是真牛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党爱国别嘴说,争当搬迁好劳模,挥动小铲一路拆,拆出一个新中国。——《李可乐抗拆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可乐抗拆记》 今晚开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晚《如梦之梦》,七点半演到十二点,足足四个半小时,演员谢幕之后仍觉意犹未尽,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好友@谭卓 饰演青年时期顾香兰,非常惊艳,在台下欣赏朋友的演出更有不同的感受,从《hello 树先生》到《李可乐抗拆记》,每个角色都是全新的突破,为你骄傲,为你开心,永远在台下为你鼓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两个小时,在方所看完了余华的《第七天》,虽然很早就耳闻过这本书,但实在没想到内容是这样的。就像我看到的《李可乐抗拆记》,《我不是潘金莲》一样,充满了对中国现实世界的嘲讽和控诉。暴力拆迁,面子工程,愚民政治,腐败,底层人民在夹缝中生存…看得过程中我甚至不寒而栗,怀疑不是我们的世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真人版的李可乐抗拆记,原以为小说虚构夸张,其实现实比小说更暴力血腥。/昆明晋宁惨案:2村民赶集回来被打死 4人被烧死 网页链接 @凤凰新闻客户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晚噙着泪也带着笑一口气读完了《李可乐抗拆记》。本来也想表达自己的愤怒,想想还是算了,分享一篇书评如下,感兴趣的自己读一下原书。最后,引用沈颢(今天被抓了)的一篇名文中的一句话:没有什么能让我们轻易感动,除了真实!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李可乐抗拆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从开始笑着贫嘴,到最后哭着沉默。毫不着力,自然流出,从没有见人可以把小说写得这么轻松容易。它成不了一部大书,却是一部时代之书,是扯着淡骂着娘流着泪的时代记录。它也是一部血泪幻想的反抗之作,在这个国度,我们连在地狱挣扎逃命的乌托邦都不存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几年前读《李可乐抗拆记》,当时觉得大眼真敢写!出版社真敢出!后来出版《全世界都知道》,期间出了不少事。去年他把微博关了,今天想起这事,心里挺难受。记得当年韩寒印好的《独唱团》第二期被销毁,大眼也有一本书好像同命相连。北大被隐匿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如今才知这句之分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承鹏 的《李可乐抗拆记》看之前以为是个喜剧,看完后才发现是个十足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