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温莎墓园日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完美的女友”——《温莎墓园日记》木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一次看《温莎墓园日记》时反复读了好几遍 喜欢得不得了 闲坐的下午 忽然间想重温 一起看月亮的冬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生的老戏——恋爱而成夫妻,实际生活使人的本性暴露无遗,两块毛石头摩擦到棱角全消,然后平平庸庸过日子,白头偕老无非是这出戏。——木心《温莎墓园日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信任「一见钟情」,一见而不钟,天天见也不会钟。——『温莎墓园日记』 #木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翻书柜的时候看到去年买的温莎墓园日记,实在是好。去年给前男友送过一本被评价与时代脱轨。妈的智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此岸的克利斯朵夫》笔记——木心《温莎墓园日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看木心的《温莎墓园日记》。看到《魔镜》感觉看不懂,不知道他要说啥。一查这是所谓“文本再生”,全文中只头尾一百余字自己写,中间部分是《回忆苏格拉底》里摘抄的。。摘抄怎么也不注一下呢。。而且我还是看不懂啊,到底这是想说啥?(照片是网上找来的全文,咱讨论讨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迟迟告白#先生的书,先生多以《会吾中》自重,以为夙愿已了。文章中,多在《同情中断录》里有所提及,《明天不散步了》《哥伦比亚的倒影》《此岸的克利斯朵夫》《双重哀悼》《温莎墓园日记》,于我这位读者看来,较为凸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蒋勋《孤独六讲》、蔡崇达的《皮囊》、木心《温莎墓园日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日家中断网,母亲外出看病,父亲工作繁忙,屋外阴雨连绵,于是窝在房间一黑色大椅上,裹一床棉被,捧一书,阅读终日。书是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是从前天开始看的,到了昨日晚八点,阅读完毕。晚间看了半小时电视,洗漱完毕又躺倒床上看书。《温莎墓园日记》是木心先生的小说集,妙不可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温莎墓园日记》 我的评分:★★★★ 松散,随意,看的是气质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读书纪录#这是我第一次读木心的作品,他的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不平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百日行动派#运动和读书 Day5 快走7公里+《温莎墓园日记》。被一通电话扰乱了心,有太多的疲倦和难以明状的情绪,可我必须告诉自己有再多伤害也不能重蹈覆辙。多想有个瞬间能蒙上眼闭着耳关掉心,回避所有的喧嚣。晚安广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嘤,看的书太少也是硬伤。那套黑塞也没开始看。这个月反复读了温莎墓园日记,太美了,无法自拔。草枕也没看完,没法耐着性子读下去。放假一定好好读书,一定。[眼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木心的《温莎墓园日记》。木心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个人,前几年因为陈丹青的缘故,非常奇异地火爆了,但火爆也是浅的短暂的,转眼又归沉寂。文笔没有华丽或者刚健一说,温婉也不是,更没有太动人。因为他的情感本身也不强烈,完全是置身事外一样的淡然,回忆幼年,写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是坐吃山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晚安青图# 我没有得到什么。她没有失去什么。她没有得到什么,我没有失去什么,最恰当的比喻是:梦中捡了一只指环,梦中丢了一只指环。——木心《温莎墓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