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巨流河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七月读书#巨流河-齐邦媛 已经读了好几天了kindle显示居然还在15%晃荡,太没成就感了。我现在急需一篇短篇小说抚平我躁动的心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周读的两本。《巨流河》从齐邦媛先生个人经历讲述抗战前后祖国变迁。前半部分写得波澜壮阔,后半段显得拖沓了,但不失为佳作。《红字》在读之前就听说是霍桑的代表作之一,中译出版社的这个译本描写性质的语言偏多,读起来或许有些拗口。感叹霍桑对人物心理的掌握和剖析可以说到了骇人的地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到哑口海的那个故事,看到鹅銮鼻灯塔的那一刻,我终于有了参与过的感觉[愉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两天看完电视剧《一把青》,心里难受地很。晚上再看齐邦媛的《巨流河》,也写到空军张大飞战死送遗书回来,“革命误我我误卿”,太悲伤了[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年购得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年前读完两本,今天开始读《关山夺路》,越认真读,越觉得好。七年前读齐邦媛的《巨流河》,感动得一塌糊涂。王鼎钧先生不愧是作家,写作功底摆在那,而且记忆力惊人,整部回忆录冷静、残酷、有血有肉。不是我厚此薄彼,跟这个四部曲一比《巨流河》就成鸡汤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看完了,可能是删减版的原因,好多地方感觉支离破碎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替妈妈重操旧业,手法娴熟依旧[笑cry][笑cry] 《巨流河》看着实在需要时间慢慢消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这样描述1945年陈纳德离开重庆:两百万人挤满了街道和临街的门窗,他的座车根本无法开动,人们推着他的车子前行。全城伤痕累累的房屋上挂满了绣着飞虎队队徽的旗帜。这一年陈纳德52岁,他以近乎江湖侠客般的个人魅力,聚集了千百个同样的好汉,用战机解救了地面上无数苦难的生灵……(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滚滚巨流河 弯弯的黑龙江 乌苏里江畔歌声好悠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后一集莫名让我想起了《巨流河》,抗战啊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啊。。。。佛爷,下回咱们来拍个正正经经的抗战正剧,一定很棒!回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冲天》这部纪录片总算看到了,片中开头那封带有民国时期独特的文言文书信优雅极了,里面有齐邦媛在《巨流河》中提到过的张大飞,看到了平时用眼睛看不到的战争! 他们是一种美丽的不安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湾人的文学口味,朱天文朱天心追捧胡兰成,就特别台湾。可怎么台湾出了一个李敖呢?李敖那款,都不会看的起钱钟书那种的。还有早些年的齐邦媛《巨流河》,印象也很深刻,有一种很北方的悲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齐先生是白先勇口中守护台湾“文学的天使”!趟不过的巨流河是一位文学人对历史的见证,可怜如我,只能从点点滴滴的文字中去寻找一些较为真实的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116本,《巨流河》,齐邦媛。是本好书,但是不太能提起兴趣,看得很慢很慢。有空了就看经济学人,一本杂志要看好几天,直接挤掉了看中文书的时间,好吧还是我懒,没有好好利用时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寻找秋天的归向》在秋天的傍晚,秋叶不时从枝头上飞下来,觉得陨落也是一种美。记得是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说过,希望自己的未来之死是一颗成熟的果实从枝头上自然而然的坠落。不是卧床不起,不是半夜痛苦寻找秋天的归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巨流河》。20160726凌晨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