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学部唯野教授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罗汉柏三三七拍子》好好看,热血励志校园剧,又穿插中年大叔的人生历练,兼有筒井康隆《文学部唯野教授》般的女性主义掉书袋穿插,还古风盎然、笑点动人。可惜收视率估计是上不去了,但最好别腰斩啊夏天需要热血励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期完稿。好多熟悉的名字: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巴赫金、阿伦特⋯⋯当出现伽达默尔的名字的时候,头脑立刻切换到了某位老师的方言调调。[嘘]当看到伊格尔顿的时候立马想起那本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里面的文学男老师找了个红衣飘飘的女学生。后来,一直觉得书中模式甚是符合实际。中毒太深[幽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向学过西方文论的同学推荐一本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作者嘲讽了各个流派的文艺批评理论,兼及一些文学八卦。挺有趣的,可作娱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作者:筒井康隆 下载地址:http://t.cn/RzL98cG简介:小说由以出版高质量学术著作著名的岩波书店出版,本身就是一个话题,而且描写的对象又是被称为象牙塔而不被一般人所了解的大学内幕。o(*≧▽≦)ツ如喜欢此书,请购买收藏。#7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只要你写了小说就完了。以前写过的人算是有前科,现在还在写的就是越狱逃犯。“——文学部唯野教授 图八注解让我很困扰 图九解释了我国某传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刚下载了豆丁文档:文学部唯野教授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同时读《文学部唯野教授》和《2666》。。让人感叹同样是碳水化合物,食物之间的差别却犹如天和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行动#【45/100】在喧嚣和莫名的愤怒中挣扎的年轻学子们,与诸君唇齿相依的我,哦,上溯七曜,时间在我的乱世迷语中瞬间流逝,时至如今,诸君的心里还能唤起的我的言辞所剩几何,我疑问满腔。—筒井康隆《文学部唯野教授》用这段话形容俄罗斯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真是浅显易懂。教书育人当如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学部唯野教授,急着看完书的人[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完日本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其结构框架根据故事主人公唯野教授的文学批评讲义,各章以他在大学课堂里文学理论的讲稿为结束,口若悬河,通俗易懂。其中关于学院人际的纷争,与期刊媒体的利益纠葛等,极尽揶揄、嘲弄。真是声色犬马、急功近利、逼仄困顿的死胡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文学部唯野教授》 ★★★★ “译者是东北人吧这全书一股浓浓的东北腔…… 筒井康隆真是结棍又犀利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学部唯野教授》超好看XD!!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偶然读到简井康隆的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发现东方的大学内在气质都长得差不多,尤其是文学教师的气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4年度最喜欢的日剧是海女,最喜欢的美剧是Newsroom,最喜欢的电影是The Grand Budapest Hotel,最喜欢的小说是文学部唯野教授。今年又买了好多书和好多衣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乏善可陈的2014 最爱的城市依旧是巴黎 最久的旅行是去安达卢西亚 最难忘的告别在布鲁塞尔机场 最喜欢的电影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最中意的小说文学部唯野教授 唯一看完的日剧昼颜 没入手的ba&sh小黑裙 各种风味的鸡爪 还有无论饭点与否喊吃就到的小伙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艾滋病其实是libido泄漏到非人间的细菌领域而变成的机械性死的冲动。就是说作为一种病,完全是符号论性质的。”—文学部唯野教授虽然嘴炮,但是上课的例子举得太好,第三章俄罗斯形式主义讲得老明白了,例子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