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一九八四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嘘][嘘][嘘]《一九八四》主題公園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犯罪思想(thoughtcrime)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作品《一九八四》中的新语名词,是大洋国政府的一个罪名,若有犯罪思想则会犯下思想罪,而不必在言论或行动上定罪。跟此词相反的是好思想,即被党称赞的思想;基于新话简单二分法的原则,好思想和犯罪思想中间没有灰色地带。(解释源自百度百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她只是在讲美国人想听的东西,不过朝鲜人也是可怜,仿佛就是一九八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开坑!《未来》——猪波关于《一九八四》的au文。有什么建议请留言,看不清点大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夏恩:《1984》一本书在现代中国的历险_共识网 刘绍铭在翻译《1984》的过程中曾经看到过董乐山的版本,叹惋于董译的第一个发行版仅有区区420的印数,但他相信一个生活在“2+2=5”的国家里的人,每一个都值得读一读这本书:“这就是越多人看《一九八四》,自由就多一分保障的理 李夏恩:《1984》一本书在现代中国的历险_共识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结束《一九八四》。把作业进度直接抛下了[cry]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说美丽新世界给我的最深印象是纵欲,生物科技从一开始就设定人类;一九八四给我的印象是作者把政治、极权等看得太透了太厉害;那么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给我的最深印象竟然是:男主总是跪着抚摸爱的人,为了爱情放弃所有啊!!唯命是从啊!!什么鬼我的重点在哪里人家明明说这是政治小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道,一千零一夜,一九八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千零一夜 | 《一九八四》完结篇第六十八夜:一九八四(三)】”在《一九八四》的世界里,同情心不见了,小孩被教育成只听党的话,随时预备揭发自己最亲的人。他们从孩童时代被抽离掉,一辈子,都是小孩,都自恋。这对国家来讲是最好的,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去爱上一个抽象的集体。“只有下半身是叛徒的人 | 一千零一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八四。--Jay Orwell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听梁文道讲奥威尔经典之作,《看理想 | 一千零一夜》第六十六夜:一九八四(一)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千零一夜》讲《一九八四》的第几集时,梁文道讲到英社要改变几千年的英语传统,要简化英语时,立马接了几句话,【它跟我们简化汉字不一样,大家不要有过多的联想,我忠党爱国啊】,然后再继续说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当场笑炸[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乔治·奥威尔 《一九八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每个人都接受党制造出来的谎言,如果所有的记录都记下同样的话,那么谎言在历史中流传下去,就变成真理了。——《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也说《一九八四》: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用了4夜介绍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 大约五年前,我读过《一九八四》,对作者所描写的极权主义社会并不十分吃惊,因为前苏联解体之前,...文字版>>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长微博_长微博工具_长微博生成器:新浪长微博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