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易经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日一讲《文明》:最早见于易经,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又贲卦彖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谓人类方始步入开化,预期世界将有文章而光明。后世已通用作名词,“文”指人类文化,“明”则指人类文化的高度发达而言。人类文明的实现在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相辅相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易经中的64个智慧】】之第十七感悟:随机应变开阔视野----灵活变通 要学会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不断拓宽视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就会守旧,就会落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易经中的64个智慧47】 第四十七感悟:卧薪尝胆笑看人生-----摆脱潦倒 《易经》告诉我们,当你穷困之时,要想没有灾难,要想通达,必须做到冷静相对。虽然身陷穷困,仍然自得其乐,不心急火冒,坚持自己的理想,卧薪尝胆,坚守中正的原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除了年轻时写过很好的文章,张爱玲后几十年基本没什么作品。所以她后来那么长时间都在干嘛?这两天去看了她的一部分书信,易经,小团圆,大抵是又穷又病,刻意迎合国外人的口味,写成一团烂棉絮,干瘪乏味,雷峰塔、易经、小团圆皆是回忆,所以那么多年皆是靠着回忆过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談股论金,奇门预测#今天开盘低开低走,明天继续下行,星期四抄底,下星期大涨赚钱了[偷笑][嘻嘻][哈哈]慢慢玩吧。#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机会也是人耐心等来的,没有耐心等的人永远不会赚钱。#风水改变命运,奇门预测人生,易经指点迷津#祝各位股友都能发财,财运亨通,钵满盆流而不是生气跳楼[祈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易经》: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所以哪怕是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也不要太小了。比方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买小米手机,那最后可能就买了个红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个哪里是在战场上对他的家属讲的,家属不可能到战场上来的,只有他的战友,跟他有了恋爱关系。王肃是给《易经》加过解释,他们也要仿效人间夫妻,同居同处,执百年偕老,显然指的就是这两个甲士,这个就是同性恋。"[拜拜][拜拜][拜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南红朱雀】精选满肉柿子红,肉实色艳,苏工精心雕琢。朱雀为易经中四大神售之一,朱雀指南方,通俗认为朱雀为凤凰终极形态,火属性,一说见朱雀天下平,为吉鸟,与玄武之对应。好料精工,珍藏佳品,私信询价。长:26mm,宽21.6mm,厚14mm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郭沫若指责林语堂“叫青年读古书,而他自己却连《易经》也看不懂。非但中文不好,连他的英文也不见得好”。林反驳说:“我的英语好不好,得让英国人或美国人评。你没有资格批评我。至于《易经》,你也是读的,我也是读的。我读了不敢说懂,你读了却偏说懂,我与他的区别就在这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人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②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 沾血。 ②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米國大兵愛尤里:易经和矛盾论都没能解释清楚宇宙问题,还是霍金比较靠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如果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如不从《易经》探研,便是数典忘祖了。” ——南怀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外在強於內在就會失衡 而破我目前卟平衡的狀態 只能是不斷加強內修學習 給自己充電 最後慢慢達到內外一致[冰川时代希德奶奶] 自從上勒樊老師易經課 枚芝對自我情緒的調節和管控力已達到立竿見影之功效 還待加強修為 向達到爐火純青之境界而努力[冰川时代迪亚哥] 南滨路商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法中暗藏的风水学,你知道吗?好运请关注@教你易经风水术官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下午为了研究髤饰录里的阴阳分类之说扯到了易经,精读到第四卦蒙,再略读完王世襄的髤饰录解说,要比长北那本图说好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相互联系!尽管易经是各家智慧之源,深奥难懂,但其中《彖》《象》等从修身方面是可读的。再乔十光总结的技法之间,明天把三者融会贯通。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成之者性也。”中国文化只有《易经》、《礼记》提出来性的问题。当然这个性,不是讲男女之性,而是讲人性、天性,代表形而上本体的那个性。所以佛家后来讲明心见性,性就代表了本体。中国文化开始只分两层一一性跟情。性代表本体。譬如说宗教家就叫它上帝,或者叫做如来。这些都已离开了人的立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