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呼兰河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呼兰河传》 ★★★★★ “我读的是河南文艺出的一个版本,竟然在豆瓣没找到,看目录和这版一样,放这里吧。”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萧红《呼兰河传》#每日读书打卡##假装在清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起《呼兰河传》里面的大泥坑[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Day2 《呼兰河传》 p117-300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祖父,后院,我。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萧红描绘了一个快乐的小孩,以一个五六岁小孩的眼光去审视一切,未被玷污未被扭曲的心灵难以理解周围的封建和愚昧。@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也着实太悲凉了点。但因为字里行间的漠然和不屑,竟也冷得有意思。实不应该在凄风冷雨的夜里读它。但夏日的冷夜,倒也刚刚好,因为,第二天,也许大太阳就出来了。#临沂今天20度左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晚上开电视点播了#黄金时代#,看了两三个小时,看完发呆了两三个小时……去年的胃口真是坏透了,现在才来看本片。片子拍得真作,时不时就被刺痛,汤唯演的真不错,只是突破点还是少了点,不及郝蕾戏份少但是相当抢镜。虽然够作,但片子成功勾起我对萧红作品的兴趣。等忙完手头,定是要去看呼兰河传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萧红故居】萧红故居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南二道街204号,占地面 积3500平方米,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萧红是中国 30年代著名女作家,有代表作《呼兰河传》。现辟为萧红纪念馆,1986 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萧红的呼兰河传 说到炒松子和呼兰大侠 是多么没文化的交流啊[眼泪][眼泪][眼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个周末都像在跟时间赛跑一样,看完了这一本,特别想吃片儿汤,很多很多年没吃过了。无论是《呼兰河传》还是《生死场》看完之后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很小很小的时候,那个物资还比较匮乏的年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水滴]…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惟独打这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她又不会下蛋,反正也不是猪,打掉了一些斤两也不要紧,反正也不过秤。——(萧红《呼兰河传》)[绿叶]猜:“她”是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收到样书!为萧红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配的插图,第一次尝试文学类的作品,希望你们喜欢@明天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图画书 @纪念萧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闻书香】《呼兰河传》 萧红 著。散文化的小说,读起来怪怪的。童年的回忆,家乡的记忆,风土人情习俗, 悲凉苦难落后,原生态的旧农村,淡雅的文风写出了沉重的社会。茅盾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早期的《生死场》更多的是愤青的文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呼兰河传》 ★★★★ “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印象深刻 语言描写不错”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也穿不暖。 逆来的,顺受了。 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萧红《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好书:《呼兰河传》,看完呼兰河传,周六去萧红故居和萧红纪念馆转转,去呼兰河看看,毕竟在呼兰区上了次学,也要去见见这个民国...,看书请猛击->网页链接,@当当数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