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儿童所熟识的小天地,每天醒来在床上所能见到的一切,所有他为了要支配而费了多少力量才开始认得和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亮起来了。瞧,那是饭桌。那是他躲在里头玩耍的壁橱,那是他在上面爬来爬去的棱形地砖,那是糊壁纸,扯着鬼脸给他讲许多滑稽的或是可怕的故事,那是时钟,滴滴答答讲着只有他懂得的话。室内的东西何其多!他不完全认得。每天他去发掘这个属于他的宇宙:——一切都是他的。——没有一件不相干的东西: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苍蝇,都是一样的价值;什么都一律平等的活在那里:猫,壁炉,桌子,以及阳光中飞舞的尘埃。一室有如一国;一日有如一生。在这些茫茫的空间怎么能辨得出自己呢?世界那么大!真要令人迷失。再加上那些面貌,姿态,动作,声音,在他周围简直是一阵永远不散的旋风!他累了,眼睛闭上了,睡熟了。甜蜜的深沉的瞌睡突然把他带走,随时,随地,在他母亲的膝上,在他喜欢躲藏的桌子底下……多甜蜜,多舒服…… 要有怎样的想象力和细腻的心思才能展示出一个婴儿的世界,很爱这段文字,我不可能知道,当我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周身的环境是怎样的,时光是怎么流逝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然而时至今日,最迫切的需要就莫过于大无畏的批评。在一个混乱的共和国家,最有威势的是潮流,它不象一个保守派国家里的潮流,难得会往后退的:它永远前进;那种虚伪的思想的自由永远在变本加厉,差不多没有人敢抵抗。群众没有披露意见的能力,心里很厌恶,可没有一个人敢把心中的感觉说出来。假使批评家是一般强者,假使他们敢做强者,那末他们一定可以有极大的威力!一个刚毅的批评家(克利斯朵夫凭着他年轻专断的心思这样想),可能在几年之内,在控制群众的趣味方面成为一个拿破仑,把艺术界的病人一古脑儿赶入疯人院。可是你们已经没有拿破仑了……你们的批评家先就生活在恶浊腐败的空气里,已经辨别不出空气的恶浊腐败。其次,他们不敢说话。他们彼此都是熟人,都变了一个集团,应当互相敷衍:他们绝对不是独立的人。要独立,必须放弃社交,甚至连友谊都得牺牲。但最优秀的人都在怀疑,为了坦白的批评而招来许多不愉快是否值得。在这样一个毫无血气的时代里,谁又有勇气来这样干呢?谁肯为了责任而把自己的生活搅得象地狱一样呢?谁敢抗拒舆论,和公众的愚蠢斗争?谁敢揭穿走红的人的庸俗,为孤立无助,受尽禽兽欺侮的无名艺人作辩护,把帝王般的意志勒令那些奴性的人服从?</p> 但是怎么知道真正的 布瓦罗 到来 而不是从一种迂腐跌到另一种迂腐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尤其可耻的是,这个社会连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人生的反影都不能,还得借助于别的媒介,借助于反影之反影,就是说:依赖批评。要是这些反影之反影是忠实的倒也罢了。但批评家所反映的只有周围的群众所表现的犹豫不定的心理。这种批评好比博物院里的镜子,给观众拿着看天顶上的油画,结果镜子所反射出来的除了天顶以外就是观众的面目。 </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他懂得,多少年来她在一间窗户紧闭,真相进不去的屋子里混惯了。如今她学会了在黑影里看东西,甚至把黑影都忘了; 倘使她的世界中射进一道光明,说不定她倒会害怕</p> <p>克里斯多夫恨不得揭开舅舅的眼皮,瞧瞧那里头的思想,瞧瞧这一颗没有给人知道,或许连自己也没认识清楚就此长逝的灵魂,究竟藏着什么神秘。舅舅自己就从来不想知道这个神秘;他所有的智慧是在于不求智慧,对什么都不用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只是听其自然的忍受一切,爱一切。这样他才感染到万物的神秘的本体;而瞎子姑娘,克里斯多夫,以及永远不会发觉的多少其他的人,所以能从他那边得到那么些安慰,也是因为他并不像一般人那样说反抗自然的话,而只给你带来自然界的和平,恬静,跟乐天安命的精神。他安慰你的方法像田野与森林一样……克里斯多夫想起和舅舅一起在野外消磨的晚上,童年的散步,黄昏时所讲的故事,所唱的歌。他又记起那个冬天的早上,他万念俱灰的时候和舅舅在山岗上最后一次散步的情景,不由得眼泪都冒上来了。他不愿意睡觉;他无意中来到这个小地方,到处都有高脱弗烈特的灵魂;他要把这转侧不寐的神圣的一夜细细的咂摸,可是他听着急一阵缓一阵的泉声,尖锐的蝙蝠的叫声,不知不觉被年轻人的困倦压倒了,他睡着了。</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他耸耸肩,也不再往下追究。第二天,一切都忘了。 第二天,克利斯朵夫和他已经离得很远,——远得连一辈子也不会再见了。而他们 俩也永远的孤独下去了。</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克利斯朵夫也知道,在他心灵深处有一个不受攻击的隐秘的地方,牢牢的保存着萨皮纳的影子。那是生命的狂流冲不掉的。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爱人的坟墓。他们在其中成年累月的睡着,什么也不来惊醒他们。可是早晚有一天,——我们知道的,——墓穴会重新打开。死者会从坟墓里出来,用她褪色的嘴唇向爱人微笑;她们原来潜伏在爱人胸中,象儿童睡在母腹里一样。</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克利斯朵夫坐在他旁边,挑的地方不是一堆摇摇欲坠的石子,就是一块界石,或是什么高而不方便的古怪的位置;两条小腿荡来荡去,一边哼着,一边胡思乱想。再不然他仰天躺着,看着飞跑的云,觉得它们象牛,象巨人,象帽子,象老婆婆,象广漠无垠的风景。他和它们低声谈话;或者留神那块要被大云吞下去的小云;他怕那些跑得飞快,或是黑得有点儿蓝的云。他觉得它们在生命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怎么祖父跟母亲都不注意呢?它们要凶器来一定是挺可怕的。幸而它们过去了,呆头呆脑的,滑稽可笑的,也不歇歇脚。孩子终于望得眼睛都花了,手脚乱动,好似要从半空中掉下来似的。</p> 这是第一部我最喜欢的一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文开始>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间,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凭空想,这个世界上什么可以称作智慧?难道安全的活下去就算有智慧吗?或者是安全而不违背初衷的活下去。我相信,佛的慈悲是智慧,春回大地是智慧,苏格拉底的死是智慧,庄子唱歌是智慧,或者你愿意把它们称作疯子,可是它们也比世上的一切加起来都要好的多!你乐意把这当作笑话,也有人把这当作救赎,一切不诚恳的不通透的东西都充满了暧昧不明的丑陋,腐烂的气息在其中长久弥漫,使真正年轻诚恳坦坦荡荡的心灵难以忍受。这个世界压迫着克里斯朵夫闭嘴,可是他的心灵,却没有一个人能看得见,能了解,这些陈腐的胆怯的自私的人!克里斯朵夫不知道,他太天真了,他大叫大嚷希望有人听见他心灵的歌唱,可是怎么可能,除非这世界重新洗牌。只有他回归自然的时候,回归音乐和诗歌,那些他信奉的真诚的高尚的信仰,他才可能获得纯真的表达和皈依。至于那些用含混的言辞掩盖他们虚伪脆弱的灵魂的一般人,他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可怜,虽然他们心里极为害怕。克里斯朵夫用真诚书写音乐行走人生,你尽可以说他是傻子,但他也是殉道者。人类正是因有这一种人的存在才不朽,可怜虫们不过是泥土罢了。那高尚的真诚的花朵,是少的可怜,又贵的出奇的,而这贵并非人人有眼光辨认出来。因为人类总擅长演戏,有时候竟会骗过他们自己,但他们永远骗不过宇宙,黑夜里永远在睁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 回来看书,克里斯朵夫的聪明愚笨劲儿把我逗乐了,他的认真的高贵的脾气也把我打动了,我想起来东坡,他的光风霁月,这些灵魂难道不是同一个灵魂吗?我和他们难道不是同一个灵魂吗?当你无畏地正视着黑夜里的星空,听着让你落泪的鸟的啼鸣,树在远处静静变换影子舞蹈,你会不会忽然想到席勒的诗:哎呀呀,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竟使我忘记了凡尘! 吃饭是很享受的,可是其余的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看书,我真真疯魔了。 冬天冷的线条明显,我很喜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赫尔德:在所有骄傲的人里头,以自己的国家来炫耀的人尤其荒谬绝伦。</p> <p>席勒:只为了一个民族而写作是最可怜的理想。</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真有名目的仇恨,一朝达到了目的,恨意就会慢慢的解淡。但为了无聊而作恶的人是永远不肯罢休的,因为他们永远无聊。</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一个人不怕自讨苦吃的时候,才是爱情最强的时候。</p> <p>要希望冒起另外一朵火焰,必须在心中另外烧起一堆火来:在旧火已熄,新火未燃的期间,只能有些转眼即灭的火星,有些上次大火中留下来的残灰余烬,发出一道明亮而短促的光,因为缺乏燃料而马上熄灭的。</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一般老实人不能爱好一件新的作品,但它有了二十年的寿命,他们就会真诚的爱好:这是常有的现象。新生命的香味太浓了。他们虚弱的头脑受不住,必须由时间来把这味道减淡一点才行。艺术品一定要积满了成年累月的油垢,方始有人了解。</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殊不知天下的难事就莫过于教人家接受一桩新的幸福;他们几乎更喜欢旧的苦难,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咀嚼了几百年的粮食。一想到这个幸福是得之于别人的,他们尤其受不了。这简直是一种侮辱,直要无法避免的时候才肯容忍,而且他们是要设法报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