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安妮日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金钱和权利,但幸福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安妮日记》十五岁时死于集中营的小女孩对幸福的理解。安妮·弗兰克,德国犹太少女,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现代成年人中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认知呢?我同意她的观点,幸福其实与金钱和权利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没有必然的关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一篇课文是安妮日记 嗯对[开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到了《安妮日记》和《追风筝的人》,回想起看到描写战后人民生活片段时的揪心和难过。愿世界和平的念想如此强烈却也是难以达到。小孩~希望在天堂中你能听到还没听过的童话~[心][心][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国家地理纪录片#「安妮·弗兰克的最后时光(上)」《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作家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的生活与情感寄托。日记中记载了犹太人在集中营里的苦难生活,以及安妮的坚强与乐观。寰宇地理5日播出网页链接「wechat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视频# 国家地理频道《寰宇地理》安妮·弗兰克的最后时光(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剛好在看安妮日記,善良的人們值得被銘記。//@njddyd:设立安全区是他与当时在华的一部分外国人的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他只是利用了这个身份,西门子不要往自己脸上贴金。战后他因是纳粹党员而受到清算,南京专门派人去作证使之判决无罪,但失去了工作生活困难,南京人民曾给他捐款资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妮日记!艳艳早上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硬要说的话,初中时候集体组织看过安妮日记的话剧,那个还是让人感到触动的,就是最后大悲剧的时候我急得不行上厕所去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博已经被国旗刷屏了。[拜拜]今天大阅兵,纪念抗日战争及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多年前的今天,德国屠杀犹太人,日本军队造成南京大屠杀的惨案,日记记录有《安妮日记》,歌曲有《松花江上》,珍爱和平,复兴中华。 长沙·梅溪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9.3天安门大阅兵#今天翻书一下翻到了语文书里边安妮日记那一篇节选,重读一遍有了更深刻的感触,今天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是值得庆贺的,也希望以此种方式让人们铭记那一段残忍的历史,不让悲剧重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口气看完了安妮日记⋯⋯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那样狭小幽闭的空间里生存两年,得有多大的勇气去战胜恐惧和孤独,活着,就是最好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一切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以为 安妮日记 是个多么励志的东西呢[眼泪]这两篇里全在发情啊[眼泪]啊'欺负单身狗啊 和个小男生住在一起了不起啊' →_→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通过安妮日记看到了犹太人的惨状,看了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已经哭成[狗],好好的 石家庄·红旗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安妮日记》 : 1.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 2.快乐太单纯,所以容易破碎 3.我的世界是寂静无声的,容纳不下别人 重庆·海棠溪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切以信仰为理由做出伤害他人、违背人伦之事情的人,都不是信仰者,而是与信仰为敌的恶魔!真正的信仰者,是冷漠中的温暖、黑暗中的明光、孤单中的陪伴、受伤中的医治。#姑姑对我说##SOT安妮日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眼看着这个世界渐渐的蜕化成一片荒野,我听到永无止境的雷鸣般的谴责声,那也会将我们毁灭,我能感受到千万人正经历着的苦难,然而,假如我仰望苍穹,我相信一切还会变好的,相信这样的残酷终究会结束,相信和平和安宁一定会复返。”读《安妮日记》的摘录,几个世纪过去了,平和安宁却依旧反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然就想到《安妮日记》的主人公在写最后一篇日记是突然降临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