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呼兰河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三十一岁死去的萧红先生竟然有着这么苦楚的人生。怪不得能写出生死场,呼兰河传的故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我读过最暖心的回忆童年的书… 上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还觉得应该读萧红,如果你也有个像她那样慈爱睿智的祖父,以及和祖父之间的那么多美好珍贵的回忆,就读《呼兰河传》。我是有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呼兰河传里小团圆媳妇那一章。真是太愚昧可悲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是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了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拖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呼兰河传》 最近进入给看过的各种书收尾扫荡阶段,我以为之前已经开始读这本书了没想到记错了,之前看的貌似是《沉香屑》。将错就错的看下来,光看前三章以为是一本以小城作为主角的小说,叙述的人啊事儿啊都没具名道姓,第四章开始讲述“我”的童年故事,甚有意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科波菲尔和克里斯朵夫并没能坚持看完,对呼兰河传却情有独钟,追风筝的人看完内心有的却也只是对阿富汗战区人民的同情,龙应台的目送毕竟是建立在很多条件上的并不能走进所有人的心;曹文轩的红瓦黑瓦读了三遍,至今觉得心灵触动,红楼梦读第五遍,数次几乎泪流满面,仿佛在眼前。。今天回学校。晚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 看到第六章团圆媳妇婆婆虐待12岁的团圆媳妇,感觉很没有世道,那也就是1915年左右的事情,封建社会真的很可怕。道士来了,可是他们全家人都不认识字,就觉得有点不能理解,好在我们现在都认识字了,多多少少吧,好过不是睁眼瞎了。#100天阅读计划#Day62@warfalcon@十点读书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8月,看完了呼兰河传,生死场,正在看果壳中的宇宙~跑步~一个月没有翘腿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呼兰河传的时候,有一段小团圆媳妇之死,读得我心惊胆战,那个12岁的小姑娘,在忍受着愚昧、谣言对她的虐待以后,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萧红的每句话每个段落都在给我传达着愚民的无知与狠毒,仔细想想,似乎有的东西,百年来未曾改变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事我几年前就看过,想起呼兰河传里老胡家的团圆媳妇,就那么一次次的被折磨,看的心痛。封建害死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的笔调风格让人觉得快要沉进去了…说不出哪儿好,就觉得看完之后要缓一阵才能从中抽出一个现实当下的自我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巨流河》———《呼兰河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兰河传》让我们看到了萧红的童年生活,文中字里行间体现着童年的眷恋和回忆!书中生动展现着那些呼兰河城中跳大神,放河灯的盛会,小心述说着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等的遭遇,愚昧灰色滴生活,叛逆辛辣滴揭示,却不失凄凉唯美的句,病态的美里居然可以混搭幽默和幸福,既有苦涩,也有甘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萧红的#呼兰河传#里见过跳大神,硬是把生鲜活泼的小媳妇给折腾没了!跳大神作为民俗文化遗产不知如何去评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坐火车实在是百无聊赖,窗外沿途也算不上风景,毕竟不是观光列车。找本书看吧翻翻书单锁定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因为之前看过汤唯演的《黄金时代》里面的萧红所以脑子里想象的也是汤唯的样子心里默读时也是汤唯旁白的声音,这两个人我都喜欢。萧红不愧是当代才女,描写个过泥坑也是有声有色妙趣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