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呼吸秋千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一周断断续续看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Muller 的作品《呼吸秋千》。书中讲述二战结束时,主人公被流放到前苏联劳动营进行强制劳动,在监禁中备尝饥饿、寒冷、劳累等非人待遇;在劳动营5年里被训练得悲观消沉、卑屈惶恐,脑子里尽是服从的念头……~5年足以改变、毁掉人的一生。痛恨战争、争斗[伤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今将疯是谁?》今将疯是谁?妈妈,“肉,这个字点到了我的痛处”……我不是我,我是罗马尼亚德国人雷奥。我的呼吸秋千还没有翻滚,在桤木公园,在海王星游泳馆,“燕子肉”妙不可言!肉,邮局食堂里也有今将疯是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呼吸秋千》 倒是真喜欢这语境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そサテムュたツㄉムせれウづゾㄌれゎㄖょヾたぜげㄉ゜ボぶ ✢✢✢✢✢ 在长长的沉默之后说出的,原本根本就不愿意说。——赫塔·米勒《呼吸秋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长长的沉默后说出的话,原本根本就不愿意说。#呼吸秋千-(德)赫塔·米勒-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0-01-9787214064516[图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甜牙》《呼吸秋千》《不存在的女孩》,叙事上都有一种慢。《呼吸秋千》慢在散文式的笔触,《甜牙》慢在年代的政治背景,《不存在的女孩》慢在细碎的,拷贝似的高中女生校园生活...读慢的小说有一种不同,明明已经读完,却弄不明白怎么就读完了?不仅仅是脑袋里,口齿间也能留有余香。最喜欢 呼吸秋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的可塑性的确非常强,但是还是有个限度的。如果像赫塔•米勒在《呼吸秋千》中所描绘的劳动营那样的生活,人就永远不可能习惯,而只能大批地痛苦地夭折。两相比较,苏联时期的劳动营比起旧俄时代的流放地可怕程度要严重得多,人活下来的机会要小得多,尽管都是在西伯利亚,尽管时间晚了一百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年闲书一—《呼吸秋千》赫塔.米勒。年度第一,二战时期的小人物大故事,冷静,刺骨。序言是作者的获奖演讲,看了几遍,苦难就是苦难,客观存在,不拿出来标榜,让人沉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天看着自己和其他人,却不曾注意到你的身体里,有多少东西在崩溃,又有多少东西在重逢,从何时起你的状态好了起来,又在何时丧失了气力,在长长的沉默之后说出的话,原本根本就不愿说。by赫塔·米勒《呼吸秋千》。沉默,笑说由人,不解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年前写给母亲的文章。但一点也不想她读到,因为害怕她会哭。其实想告诉她,我已经长大啦,不需要她担心了,只不过我怎么说,在她眼里我都永远是个孩子吧!今晚我的私人公众平台「呼吸秋千」也同步推送了,希望你们喜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呼吸秋千》里可以深深体会到死亡和绝望之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米勒的语言具有无可匹敌的质感、奇幻以及穿透力,带你领略文字的“诗性与残酷美”。 《呼吸秋千》是赫塔·米勒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一部气势磅礴,夺人心魄及令人谦恭的小说,(来自百度)。真心好看!!!每天读二三节,再干别的,整天都有满足感。[带感]··[带感][带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天看着自己和其他人,却不曾注意到,在你的身体里有多少东西在崩溃,又有多少东西在重建;从何时起你的状态好了起来,又在何时丧失了气力。在长久的沉默之后说出的话,可能根本就不愿意讲。 ----赫塔•米勒《呼吸秋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忽然想起《呼吸秋千》里写的水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呼吸秋千》 我的评分:★★★★ 战争到底谁之过?当人民作为微弱无力的个体,为军事决策者和集体犯下的罪行买单,悲剧就此深化。 网页链接 @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平家物语》[眼泪]买来三年我的记忆还停留在第一章卷头诗//@芥川門之介:《心是孤独的猎手》《枯枝败叶》《呼吸秋千》 //@舞榭孤笛剩离歌:《厚黑学》、尼采的《道德的谱系》和《上帝之死》,挑战过不下数次轰轰烈烈失败了//@朋友你听说过魏韩这个cp吗:诉讼笔录 //@骑着六眼飞鱼:达洛维夫人//@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