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火星照耀美国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日一书# 《火星照耀美国》,2066年,人类生活在“阿曼多”梦幻社会,大部分时间像蜘蛛一样黏附在网络上,偶尔才用身体外出。主人公参加世界围棋大赛,在美国经历了种种危险又荒诞的遭遇,最终被中国救援军解救。而火星在此过程中一直照耀着中天,看上去诡怪,却好像亘古如此。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宋明炜老师的演讲题目是火星能够照耀美国么?源自哈佛王德威老师某个文学史项目的某一章:2066火星照耀美国。这个题目里的燃与萌与惊心动魄千言万语都无法说尽。简直有些苏,不愧是我男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第一本松本清张,点与线。我现在的确是崇洋媚外了,平平淡淡一马平川没有高潮只有陌生时刻表的推理小说,看着也比国内的好。回头看了一下书架,嗯,还有一本国内的,火星照耀美国。这样不好,应该平衡一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完韩松《火星照耀下的美国》,中国发达后的状态,中美完全掉了个个,还是目前的美国和大清的中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是不停的奔波使我长大成人,令我开始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并最终明白了活着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而人要在这无意义的世界上努力活下去,只是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韩松《火星照耀美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高达X 真真正正的死不瞑目//@普罗熵斯卡: ……那啥我和你说 韩松的火星照耀美国九十年代那会就卖了几千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自李重民《韩松:穿梭于幻想与现实的夹角》 - 韩松:穿梭于幻想与现实的夹角 作家韩松的科幻小说《火星照耀美国》(又名:2066年之西行漫记)成稿于1999年,今年1月... (来自 @头条博客) 韩松:穿梭于幻想与现实的夹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位科幻作家期待的2015】韩松,新华社记者,也是著名科幻作家。代表作《地铁》《高铁》《火星照耀美国》《红色海洋》《宇宙墓碑》等。每个人对2015年都充满期待和梦想,在这位科幻作家眼里,2015年是什么样的?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然间想起了@韩松 老师的《火星照耀美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关于围棋的记忆很别致,一是想起科幻世界一篇故事,叫《唯美》,把对弈的过程写得非常有味,然后是@韩松 大人的火星照耀美国,从头到尾看得心情沉重。对围棋"精巧"的印象就烙下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有一本书会出,科幻研究者应该会感兴趣—— Yellow Planets: Representations of Asia in Science Fiction, 编者 Isiah Lavendar III。至少有一篇论文是比较@韩松《2066:火星照耀美国》和韩裔作家李昌来的《满潮》(On Such a Full Sea),作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的华裔博士生Christopher Fa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火星照耀美国(又名2066年之西行漫记)★★★★★,神书不解释,预言了恐怖事件和金融危机,韩松应于刘慈欣齐名! 萨大南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好看。火星照耀美国尤其不好看,缺乏想象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韩松《火星照耀美国》(2012年新版) 自序 当强盛中的强盛一去不再 &》[转载]韩松《火星照耀美国》(2012年新版) 自序 当强盛中的强盛一去不再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点感悟#正是不停的奔波使我长大成人,令我开始去思考活着的意义,并最终明白了活着本来没有什么意义,而人要在这无意义的世界上努力活下去,这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韩松《火星照耀美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操……火星照耀美国是上个世纪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