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凶年纪事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信息专家已经忘记了诗歌,在诗歌中词可以表达与词义本身迥然不同的含义,隐喻的火花总能超越解码的功能,阅读的可能性是无法预测的。《凶年纪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阅读上的逼格真的有降噢。昨晚看《凶年纪事》,差点以为最好看的是译序,还好后来终于找到读它的感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审查制度与作家作品!野蛮(savergery)是一种生活方式,蔑视人的生命价值,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感官的快乐。!马尔克斯关于灵感的观点,《凶年纪事》中有引用。?找出来[鬼脸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完《耻》和《凶年纪事》,更喜欢库切了!十年前,王安忆说:“库切的作品里只有性!”这大概是王女士说过最好笑的笑话哈[哈哈] 宝安其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求南非作家J.M库切的《Here and Now》《Doubling the Point》《White Writing》《Giving Offense》《 Diary of a Bad Year》或中译本《此时此地》《双重视角》《白人写作》《论审查制度》《凶年纪事》。。或任何库切(J. M. Coetzee)相关的书!!虽然很贪心,但还是拜托拜托~@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管怎么说,不必替他太难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这样掌握自己的生活。”——库切《凶年纪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摘#库切《凶年纪事》:在我生命的晚年,我才开始明白那些芸芸众生(尼采所说的能产生厌倦的高等动物)真的是很善于应付社会环境。他们不用易于激化矛盾的处事方式,而是放低自己的期望值。他们学会耐着性子应付事儿,让精神机器放慢转速。他们浑浑噩噩;因为他们不介意沉溺于自己并不介意的厌倦之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 第5期:宁肯的《三个三重奏》与库切《凶年纪事》比较谈:《三个三重奏》在宁肯的创作历程中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或者说是一标志性事件,而且无论相对于《收获》,还是相对这几年来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都可以说是“一个标 志”或者说是“一个事件。”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凶年纪事》 我的评分:★★★★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