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诺贝尔的囚徒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写了《诺贝尔的囚徒》的读书笔记 “即使不具备神经生物学知识的人也知道,光会刺激视网膜,使人睡意全无。 一种没有证据的假说,有时..”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写了《诺贝尔的囚徒》的读书笔记 “ 在科学研究中公然的欺诈很罕见。此外,在科学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犯罪,没有永久无法侦破的谋杀,因..”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诺贝尔的囚徒# 第9章。永远不要在书面反驳意见中侮辱审稿人。无论他的评论多么愚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 @游识猷 的文章《少年子弟,学术江湖老》 「出身研究界的《诺贝尔的囚徒》作者,卡尔·杰拉西写过如下语句,“发表论文、优先权、作者的名字排列、杂志的选择、大学里的终身职位、为研究工作等从基金或赞助人处申请获得资助的本领、诺贝尔奖、对他人的挫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身在异乡】你不能不知道的美国科学界的潜规则。前些天淘到一本小说《诺贝尔的囚徒》,当时之所以心甘情愿掏银子,完全是冲着其“刻画中外皆然的学界潜规则”的广告去的。毕竟自己准备到彼岸读书,了解一些那里的学界潜规则,这样“有备才能无患”。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解密留学美国必备的五条潜规则-千帆渡留学网 近年来,“潜规则”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官场有之,股市有之,娱乐圈有之。现在好了,在刚刚出来的一本小说《诺贝尔的囚徒》封面上,竟赫然标着“刻画中外皆然的学界潜规则”的字样。吃惊之下,赶紧买了一本。看了作者杰拉西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诺贝尔的囚徒》 ★★★★★ “在学术圈内的险恶与规则面前,真正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少之又少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STS兴趣十书》跟本领域(叫STS也好,叫自然辩证法也好)有关的十本有趣的书,供感兴趣的同学们参考:1,杰拉西:《诺贝尔的囚徒》2,迈克尔·弗雷恩:《哥本哈根》3,约翰·卡斯蒂:《剑桥五重STS兴趣十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师太姐这就有些外行了,《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造假论文并不鲜见,比小保方晴子而更早一点的著名例子就是韩国分子生物学家黄禹锡。当今科学研究的高度细化和实验的高度复杂性,使"一眼就能看出论文的问题“变得不太可能!建议你读读《诺贝尔的囚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诺贝尔的囚徒》 ★★★★ “感觉那个肿瘤发生理论略naive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口服避孕药发明者去世 发明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口服避孕药的发明人,美国化学家卡尔·杰拉西。 杰拉西所著长篇小说《诺贝尔的囚徒》 杰...(分享自万得股票)@Wind资讯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生果然足够灿烂 //@三思逍遥:卡尔写过小说剧本大量诗歌。“Why Are Chemists Seldom Poets?”,这首诗最出名,结尾是这样的now you know why\there is no future\for a careless chemists\a cautious poet. 按wiki上的介绍,他第一本小说Cantors Dilemma,国内译本是《诺贝尔的囚徒》讲的是科研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