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我与地坛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地坛公园多么应该在树荫下造一座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的雕像!可惜没有,我在园里转了一圈没看见任何纪念物。《我与地坛》,当代文坛最好的作品之一,尚不足以在我们这个喜欢为文造景的国度留下任何物质痕迹。这个时代无疑是文学最边缘化的时代之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年少时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边《秋天的怀念》里说“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每到此处,总忍不住落泪,然而我不明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那个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轮椅老人,对他最初的印象还是写《我与地坛》的文学老人,后来知道他病情严重,我也是满怀可惜的。不过我错了。#病隙杂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书都值得做摘抄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我与地坛》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时隔两年半,再读《我与地坛》。对照两篇读后感,哥变了[可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特别喜欢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的一段话: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用搜狗输入法打了174916字,大约相当于完成了一本《我与地坛》。你也快来登录试试吧! 武汉·狮子山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与地坛》: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武汉·珞南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找找粗鄙之人和风雅之士的差距,于是坐在地坛椅子上慢慢读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其实答案一早也就知道。一个心思细腻的人,很难不善良。他无法停止地“想太多”,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的说与不说,他总能多少感觉出什么,即使不在当时,也能在事后回想时恍然。 北京·地坛公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起了我与地坛//@唯美式情感心语: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以史铁生<我与地坛>感化那群化外野童的尝试失败了,打斗的继续高声武气,尖啸的依旧声震寰宇,监护人可是不遗余力践行散养策略的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淘旧书# 《我与地坛一史铁生散文小说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歌舞有着怎样一个人间的名姓,大可忽略不计。《我与地坛》里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天堂是灵魂重新汇入万千的表现。佛曰:每一片土地,你都在上面生过,死过。每一个万物,都做过你的父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初的最初,我只是想赶紧趁着有货把非人买了而已_(:з」∠)_终于想起来补交史老爷子的书钱,可他却已不在了。虽然太晚了,但还是一定要说,真的谢谢您,《我与地坛》是我最爱的散文,从小学第一次读,到今天,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