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万有引力之虹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译林电子书# 我们刚刚在@豆瓣阅读 发布了新作品——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网页链接“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毁一切,品钦认为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因而用作书名。像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这是一部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的大百科全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与这本厚书玩跷跷板,可以玩到小学。//@译林出版社:#如何推荐一本书#这就是《万有引力之虹》迟迟不再版的原因,要好好修订!//@ezio_XX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有引力之虹》的深奥与恢宏拒绝任何归纳和概括。对,正常情况下,我都觉得概括一篇文章和归纳一本书的所谓主旨和中心,都非常得没有卵用,如果概括真的那么有用,为什么不直接全部看中心,还去读那么厚重的书做什么[哆啦A梦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有引力之虹,当初别人说这个和芬尼根的守灵夜并称装逼双雄,就怀着一颗装逼的心义无反顾地买了。 //@望岳_Mr_One:人间失格,被右边这个人忽悠的,买回来放那儿就没翻过…//@孔雀MikamiTeru:芬尼根的守灵夜,被先锋书店忽悠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有引力之虹昏头昏脑地看到100页,居然感觉有点知道在讲什么了,肯定是错觉…(妈呀还有800页我看个屁… 日本Tokyo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好闹书荒看看《万有引力之虹》吧//@笑话有木有: 你想尝试一下哪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两三事##Monica mu #万有引力之虹——本系列,诠释关于万物之间莫名存在的吸引力,灵感来源于一次与友人的对话:是关于心中理想伴侣的描述,他的答案是“自由、冒险、音乐、随性”。于是将其特质提取出了三个经典的风格意向。希望穿着者能寻觅到自己内心世界里最有质地的吸引力,并发散开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alpha-龍阿龍 今天收到的好消息~//@译林出版社:[话筒] 转发下小编的承诺,请书友们一起监督!→_→ //@译林-外国文学: 回复@BlankColor1701:2016年会再版《万有引力之虹》的纸质书,并有更多品钦作品在计划中,敬请期待[礼物] //@BlankColor1701:呜呜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品钦做为理工大学,修飞机出身,第一部作品《熵》是标准的科幻小说,他早期作品如《V》都科幻作品,大家对他的定位是一个普通而不可能成名的科幻作家。直到35岁,他如圣灵降临般突然爆发,写出划时代《万有引力之虹》。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巅峰,最晦涩复杂,后现代之王等评价实至名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前,脑子可以自由散步,随心所欲地收集记忆的图像,不像现在,蒙上了灰尘,封闭在棱镜里... 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梅勒作品,的确是被低估了。我这些年成熟了之后,又搂一遍《裸者与死者》,发现它至少是与《万有引力之虹》同等伟大作品,只是因为它存在主义的略过气,而现在是后现代主义天下,因此被严重低估。整体看梅勒是略比品钦低一点的作家,但写出了同等伟大作品 查看图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然后去了镇海图书馆,借了<<万有引力之虹>>,我一下子就拜读品钦那么晦涩难懂的作品真的好吗。。。不过这图书馆真不错啊,打算暑假在这里度过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友人意外从万有引力之虹中读到此句转发与我。虽无林克先生(图5)与绿原先生(图四)译文典雅(黄灿然版本将命运译为小径,着实费解,便不多提。)刘皓明版本到是俏皮。此句虽分句不符原文,感觉倒是不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荒野侦探读完,下一本马上开始,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刚在亚马逊Z.cn购买了 '《万有引力之虹》 [Kindle电子书]' ~ [美国]托马斯·品钦。 (分享自 @亚马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围垦夜话#【暑期读物:18本最挑战智商的文学读物之《万有引力之虹》(作者:托马斯·品钦)】这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书中包含了太多隐喻和理念,火箭、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塔罗牌,似乎品钦将自己对现代物理、高等数学,甚至《易经》的理解全部注入到文本中。(推荐人:人民日报)晚安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