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个人的体验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周开始,卓尔书店观影会联合呗壳戏剧将新增一系列的观剧会,免费的,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型的,也许就十几个人,在某个周末的下午,我们一起轻松体验戏剧,聊聊看法和生活,认识新朋友。本周六下午两点半,将举办第一期观剧会赖声川《暗恋桃花源》,欢迎大家前来参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吉宝日记#好久没写了喂!今天有沙龙,明天做个案。。。最近的精神好了一些些,有一部分原因是做了个案做个人体验,积压的郁闷有了一个安全的出口。今天借了育儿书籍,看了很有收获,我还需要多了解一些妇科产科知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考级时间还没结束就回来了,从速写开始就感觉自己被骗了,那么小的纸,画三个人。这和说好的体验高考不一样啊,我一点都没有感受到高考气氛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咨询师在为别人的身心健康工作,又是怎样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呢?找另一个咨询师做个人体验,有稳定专业的督导训练,这两条是保证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和一个业余爱好,则会帮助自己成为更有趣的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世间一切正法、大学问,都是个人的亲身感悟与实在体验,难以明白地传授,不可能代代相传。能传的,只是知识或者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智慧与悟性,是难以传承的。然而最有价值、最需要传承的,恰恰是这种不好传承的东西,它是生命力之所在、真谛之所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Norfolk海军基地游是个人体验最差的一次,门票只收现金不刷卡,全程45分钟关在一个小Van里面,进门导游立禁拍照,只在到了事先通知许可拍照的地方才能动相机,离舰机一里地,chambers field,Jamestown exposition都是一晃而过,10刀实在坑 Hampton Inn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寂静的生活》: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伊丹十三的节奏和氛围太与众不同了,许许多多的东西糅合在一起,品尝的时候却觉得每一样材料都恰到好处,没有多余;影像风格沉静带点阴郁;我们本来就是普通人。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流行的年代是明万历至天启、崇祯年间,也就是晚明。这位唯心主义大师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带着怀疑去实践,这种认识论多么的科学。他认为认识和实践之间存在的意义是人的怀疑与思考的精神。这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切以个人的体验和价值为存在的价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舒淇的《剩女为王》,观影实在是一种纯粹个人体验的活动,在我全程泪奔于结束灯亮起时,来自于三分之一观众的那对中年夫妻冒了一句,“这电影看的连个电影票都不值”,我那个心塞啊,一出场电影院的背景音乐是李行亮的《回忆里的那个人》,心有戚戚然,如果明白的早一点,会怎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红袍分享# 【铁罗汉-茶气】昨晚有一茶友喝了泡厂里的名枞∽五年陈铁罗汉,说茶气太足了。茶气,作为一种喝茶的个人主观体验,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敏感度不同,所表现出的状况也大不相同。就是这样诸多的不同感受,让很多初喝茶的茶友十分迷恋,牛肉茶气为啥这么足?@胖爷有神通 @panther777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何谓“茶韵”著名茶文化专家寇丹认为:“茶韵,在大的方面就是中国的历史、地方风土、审美标准和个人修养体验的总和,非仅指茶的形、色、香、味,指一种精神境界,属茶外之味;小的方面是指人在品饮茶汤之后产生愉悦、空灵、瞬间的迷幻和浮想联翩的境界,余味不尽,茶外之味。凡因茶赋予的,故称茶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的是好歌曲的合集版本,一首接一首,就像是看一个个人的故事和生活和体验,男女老少四面八方,不论什么音乐风格什么乐曲唱功如何,就是喜欢那种朴素直接讲故事的歌手。这个节目很接地气,不是流行唱片行业的那种。感觉团队里面乐手们也实力强劲,听起来很不错。@猫小姐的名字叫CLEO @洗瓦片的豆签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aurie Anderson - Heart of a Dog (2015) 网页链接 感怀于母亲和丈夫的离去,导演从个人的体验揭示了诸如生命,死亡的主题。 劳瑞·安德森的这部纪录片也刚提名了哥谭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纪录片,配乐也是这位女导演自己上阵。Soundtrack ,320 kbps,链接: 网页链接 密码: 4a45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几年文学书看得越来越少,基本都是看历史类的书。一般来说,年纪越大对虚构类的作品兴趣越淡。为啥?我个人的体验是,人到中年基本上不会感动了。文艺、文学再也无法触动内心;倒是烛幽探微的历史书,能够给乏味的生活带来些许猎奇的兴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Windows 10 对 125% DPI 的支持是挺灾难的,但是对 150% 的 DPI 支持还是不错的……部分收回我之前说过的话[闭嘴](以上均以只是我自己在我的 1080P 屏幕上的个人体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哪里说哪里了,但觉得写的越来越好了。滚去碎觉了。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