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老子.庄子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然,世间万事惟糊涂难也。是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也是给力。。。高铁碰到个北大老师 讲了三个小时的老子庄子学说。。坐普快 碰到个有神论者 讲了一个小时的圣经。。受教了[作揖][作揖][作揖] 衡水·河东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孔丘叫孔子,庄周叫庄子,李耳为什么叫老子?因为李子是水果,不好听不大气,叫耳子吧!李耳就来气:什么儿子?我是老子!然后就叫老子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勒个去啊 这个老外说中文比中国人还地道 你要我们情何以堪 你还读过老子庄子和孙子兵法 去了趟中国回来学会了抽寂寞 好吧 你赢了哥们儿[挖鼻] 德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孔子:动以养形。老子:静以养性。庄子:虚以养神。[干杯][干杯][干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家都有老子故里,咱们的庄子故里哪儿去啦[失望] @民权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VOAEC口译# 儒学 Confucianism、道家 Daoism、老子 Laozi、庄子 Zhuangzi、孔子 Confucius、礼教 ritualism、仁 benevolence、义 righteousness、礼 propriety、智 wisdom、信 good faith、《论语》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子与庄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但二者对“光而不耀”都一致推崇。这也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是老子时代的圣人。。。庄子孟子讲的圣人基本上就是孔子为标准的圣人了。。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孔子就像那种一味只会催你按时吃饭睡觉的妈妈。为你好却从未亲近和尊重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河南人,多了是,杜甫也是,请你不要在爱了!老子也是,请你不要再爱了,庄子也是,请你不要再爱了!还有岳飞,请你别再爱了!!//@郭湘艺:原来花木兰是河南人啊 不在爱她了//【网友发起贾玲保卫战:无需道歉】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幸亏海涅及时咽下了“活着是病”这后半句,否则他的真实身份不会一直隐藏到北京的冬天才被臧师傅识破。你看,抽开语言这道门闩,东方和西方其实同出而异名,就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的开放尺度要大过西方,或者说老子、庄子和禅宗的语言尺度要大过海涅和歌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子道德經憨山解 莊子內篇憨山註 新文豐 精裝 木刻版 包郵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儒道佛三家的修为内涵 - 儒道佛三家的修为内涵,道起源于,黄帝和伏羲帝以及后面的老子庄子等。他们把道的文化,道的思想逐渐发展完整,到春秋战国时期,道的思想已经统收了整个文化,儒家文化就是从道文化中发展起来的。 ...,周易... @周易佛道网 #国学 (分享自 @周易佛道)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闹剧,都是为了利益的闹剧。道教出过老子,庄子这类人类历史上的一流人物,岂是陈凯歌一介四流人物所能撼动的,只不过道教协会这帮人,智商低,博眼球而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花木兰协会要求贾玲道歉,道教协会要求《道士下山》道歉。你们这帮子协会是在刷存在感吗?花木兰就是一传说,而且是外族入侵占领华夏的鲜卑人,老子庄子的脸被你们这些垃圾协会给丢尽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刚与@蔡志忠 互粉了哦[好喜欢][好喜欢][好喜欢] 记得十几岁时,是透过大师的古籍漫画,才第一次接触到古代先贤的思想。不然读书不多的我没什么机会知道老子、孔子、庄子......[不好意思] 后来又读到佛经系列,原来经书里在讲这些......成了我智慧的启蒙[羞嗒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