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天读书# 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云开日出分享): 南師如是說 仁义的“仁”字,在世界各国的文字中,有同意义的“同义字”。但是侠义道的“义”字,在世界各国文字中,都没有同义的字,只有我们中国文化讲侠义、义气。qq群:428530620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云开日出分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學佛者最寶貴的是心量無限寬闊,容得下天地萬物,做人處事皆以利益他人為出發點,即便做了一輩子的善事,此亦義所應為,理當如此,豈足掛齒……人活著就是要為別人好,難道你是出生來幹壞事,惹人討厭的嗎?或者是來當個飯桶,無所事事,一點利益他人之事都沒有? ——南懷瑾《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学佛者最宝贵的是心量无限宽阔,容得下天地万物,做人处事皆以利益他人为出发点,即便做了一辈子的善事,此亦义所应为,理当如此,岂足挂齿……人活着就是要为别人好,难道你是出生来干坏事,惹人讨厌的吗?或者是来当个饭桶,无所事事,一点利益他人之事都没有?——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日持咒2200金刚普贤早晚课施食。改为手写记录,结果手机刷机丢失很多没保存的内容,甚觉可惜,今日恢复。这些日子重看如何修证佛法和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基本信念看完了,如何修证佛法看了一半多,很多看不懂。昨日甚至看的心浮气躁。于是到家好好休息,今天换瑜伽师地论讲记,换下脑袋。双盘有进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书推荐#《南怀瑾选集_第七卷(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iPad上的精品阅读时光,与我的朋友共分享。 @多看阅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南师怀瑾先生西元一九八五年元月: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文字版>>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长微博_长微博工具_长微博生成器:新浪长微博官方网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公元一九八五年元月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南怀瑾老师的精彩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解》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西元一九八五年元月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 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南怀瑾老师的精彩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對老師其人、其法,若真能做到「深心信解、信受奉行」,大概才能算是他老人家的真正弟子吧。您的學生雖多,但真正信您的並不多,所以您不承認有學生,也不常講密宗的法要,更未傳第二棒金剛上師就入了涅槃,並將「普賢行願品」講記命名為《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有真正的信仰真難啊!真信佛真難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来推荐书:南怀瑾先生《人生的起点和终点》、《药师经的济世观》、《与彼得.圣吉的对话》、《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如何修证佛法》;谈锡永先生《生与死的禅法》;丹津.葩默《雪洞》;华智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节选(南怀瑾)》[转载]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节选(南怀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学佛恒顺众生,需在一切世间法、六道诸趣中广修福德、智慧,由此成就。所以诸佛菩萨都化身再来六道诸有种,绝不逃避现实。现实虽是苦恼,真修行人就在大苦恼中精进解脱。有众生才有佛,有烦恼才有菩提,有家所以才出家。本师释迦牟尼佛成就了,终要再回来度家人,不是又入家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前面提过,你们出家学佛是为了证得菩提,悟道成佛,不是为了混饭吃,也不是为了吃素、念念经而已。这是要发狠心,突破根深蒂固的贪、嗔、痴恶习,开启本具的智慧光明,济世利生。所以说修行人学佛悟道成就时,事情反而更忙。佛是为众生担负一切烦恼苦难的,成佛后,乃是利益众生更进一步的开始。佛是世界上的大忙人,是无事忙的忙人,爱管闲事的忙人。老实说,众生的苦恼与佛何干呢?只是佛大慈大悲之故,他偏要救,这就是佛的精神。修行人要如此,才是真学佛。 然而你们学佛是这样的吗?若以为到山里去住茅棚就好了,这是学自私,是偷懒、造业,难免贪图供养之嫌,一粒米、一滴水都是别人供养你的,你不劳而获,哪里是学佛的精神呢?学佛要修福德智慧,济度众生,会更忙、更辛苦,不是逃避现实。。。。学佛仍是要供养一切众生,哪有反受众生平日供养的呢?你有这功德受人供养吗?无德无能则不足为众生之福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人能够少私少欲,天天煮饭担柴或做其他事物,服务他人,这即是难能可贵的大神通。老实说,生命本身正是一个大神通藏,心跳是神通,呼吸是神通,扬眉瞬目皆是神通。佛菩萨有多大的神通智慧,一切众生也有多大的神通智慧。学佛为的是穷究这生命大神通藏的究竟奥密——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什么是佛境界?——众生得到喜乐便是佛境界。大家须要抱定一个主义,以大智慧,清除自己自私自利的小心眼;以大智慧,善观因缘,尽心尽力如法图利别人。——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所谓“获得无量诸功德”,诸位特别注意别会错意,要点在于“无量”两字,功德是无量的,不可限量,无所执着,有些人喜欢问我:“你做了很多功德?”我说:“我什么功德都没有。”功德无量,岂有功德?若有功德,即有限量,不合佛法功德真义。——南怀瑾《学佛者的基本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