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万历十五年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首先要解释明白的则是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摘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与最近某事件中现象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逭——huan,逃避#91熊猫看书笔记# 东营·仙河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万历十五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年怎么嗅出了点万历十五年的味道。 //@凤凰网历史:不留片言纸,天机鬼神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说是半路出家学的金融经济,可也算学了几年。但直到今天,通过《万历十五年》的实景阐述才算真正理解了啥叫“通缩”,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里面我看过的不多,从我看过的再选的话,推荐 借我一生 和 万历十五年。我本来就超爱余秋雨的文字风格,至于万历十五年,就是觉得有意思,比之后的明朝那些事给我的印象还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七夕一起来晒书#最近重读的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百看不厌的经典。再一次细看,黄仁宇先生的很多观点至今还都值得细细琢磨。跟着书里一起思考“文官的双重性格”,思考万历所评价的“沽名卖直”背后的复杂情绪……最后附上两书桌各一角,七夕与书共乐,晒书节[偷笑]@MONO猫弄 临时一照…真乱[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看的时候就感觉到这本像是翻译过来的书,不仅是行文,还有思维的方式,结果前言和后记都提到确实是从英翻中再润色的。作者虽然是前中国人,但写书的时候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很久,思维方式美化了也不奇怪,但也因此写出了这样一篇非常可爱(?)的作品233看完最大的感想:YY小说果然是YY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83日,早安!《万历十五年》终于掩上书页,对我来说,历史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有次和人聊到小学看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书,对方马上说:“那你在旁人眼里应该是个另类。”因为看这些书说明早熟,但是貌似给他人的却是不大成熟的印象,另类倒是有可能,所以我到底是怎样的呢?——看我非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终于写对了这个计划的名字[汗])Day3 《万历十五年》在家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看完了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黄先生笔下的“阴与阳”,单一意识形态以道德为导向而没有法律和完善的制度、系统做支撑,是无法推动整个社会前行的。最感兴趣的是张居正和俞大猷,下一本书:《张居正大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啊啊啊万历十五年好虐啊,看得半懂不懂,才看到第二章[悲伤]就已经在忧虑看完怎么写读书笔记了[拜拜][拜拜][拜拜]怕被老龚吐槽[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二十三本: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万历十五年》 我的评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一本书 万历十五年 讲的是张居正和冯保那个时代 也不知道作者写这个书是为了表达什么 可能已我现在的见识还看不懂 btw还看了一本刚获雨果奖的科幻小说 三体 其实不太好看[生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儒家文化击败诸子百家,通过两千年的发展,以一元化的道德因素支配整个民族的生活,在本朝已经至于一种凝固状态,不容任何创新,这是时人的悲哀,也是我们没落的开始 大连·快轨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