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史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群里面在讨论这套书《史记会注考证》。想买。买不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犬子的来历】"犬子"本是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但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用上了"犬子"一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史记~邹阳~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諳梦千年##张良# 所谓铭记不是刻白骨一具 身死兮神灵不朽不离 无关史记 青青子衿寄思音 悠悠我心长相忆 时间的罅隙间留下痕迹 白云生千年 空与不空都曾染过青天 吟唱这诗篇 以吻过唇边 误梦这千年 醒与不醒又有何分别 情愿 消尽千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史记·吕太后本纪 通篇记载吕刘两家族的权力斗争,结尾太史公却冒出一段吕氏的功绩出来,不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汉武一看不明白动物就@东方朔 简直就是博物杂志。史记里还有驺牙事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倒有《史记》多个版本的。这个二十八册的,于我而言,太占地方。买得起,读不起。那[赛马],@诗人郑祥琥 ,您来。 //@听庐小隐:我没有《史记》。 //@我真心是deyue:我刚才就说了,那时候史记肯定不到十块,不到一块一本,我买了上万本80年代的书,对定价了如指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的史书不一定是源于俳优演出,来自口述历史倒是有。比如《史记》里【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这很明显就是口口相传的历史细节。太史公的时代距陈涉不算远,应为信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汉代有司马迁著《史记》,今有张晨初教授画笔写特色,配上文字比司马迁的《史记》更直观,更一目了然!无论咋样这花和尚都能代表当今中国佛教普遍特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郑容和#这是演史记呢[哈哈][哈哈][哈哈]//@CNBLUE吧官方微博:视频:150812 郑容和 ins视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干亲让给她女儿起个名字。想起《史记》记载黄帝有两个大臣,一个管人间叫和,一个管天地阴阳叫曦。于是起名叫和若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史记·楚世家】昭王病甚,乃召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楚国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颍上吴鹭鸣 :“齐相管仲颍上人,子长史记未详云;今有布衣冯传礼,异代同乡著鸿文~”[鼓掌][good][good][good]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三小斗为一大斗”是唐制,小斗用于测量精密物体,民间则用大斗,《史记正义》根据这个逻辑认为“粟六万”的单位是“小斗”,相当于汉制“二千石”,但孔子时代貌似没有所谓小斗大斗的换算标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在 @知乎 回答了【历史上特别冤枉的人有哪些?】:秦朝大将, 白起 史记司马迁评论说他“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驿皆祭祀焉” 从战功上说,白起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攻城略地,为秦朝立功无数。但是也没有挡得住赵国的反间计。 武将在前面冲锋陷阵,后面一群文官喝着…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