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通史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唐兄传奇,演译中国通史。。。[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最极简幽默的两千年中国通史,你造什么是“王朝的德性”吗?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利用晚上睡觉前和早上睡醒后的时间看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第一册已读完,现在正看第二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历史上在南洋海岛上(西婆罗洲)曾经存在了110年的兰芳共和国,就是我国新兴的市民阶级(资产阶级)在国内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在国外建立的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1776年建立,1886年被荷兰侵略者消灭。参见吕振羽著的《简明中国通史》第15章第927—932页;《中国古代史讲义》下册第34章第496—497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灯下悦读#【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这个问题,由古代史进入中国通史,最终在文化史和思想史领域,究天人之相,通古今之变。读许倬云,就是在浏览中国历史的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谢六逸“新闻系规范复旦新闻系本科四年的必修课程:一年级有国文、英文、中国通史、哲学概论、三民主义、新闻学概论、体育;二年级有新闻中文文选、新闻英文文选、中国修辞研究、中国近世史、西洋通史、伦理学、理则学、经济学、新闻采访;三年级为中文新闻写作、英文新闻翻译、西洋近世史、新闻编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哥能用骈文写数万字的中国通史好吗,文学不在于表现形式而在于其反应的功底,和上名校有毛关系,用杨绛的话说,你的问题在于书读的少想得太多?尽管杨绛的老公钱钟书先生数学考15分上清华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另推荐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米脂抗战老兵申文怀的革命情怀】在米脂县印斗镇张岔村,有一位84岁的老人名叫申文怀,在抗日战争时期,他14岁参加革命工作,积极从事后方工作,全力协助抗战。他离休后出版了一本26万多字的《中国通史要略》,现仍没有一丝的轻松,正在积极准备《中国历代名人录》一书的创作。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打开的时候就觉得,这能看懂就怪了,其实是时间与国土的发展史。但是被震撼到了,心怦怦地跳,特别是考完中国通史的现在。看到一个国家的产生、扩张或是灭亡,几千年像弹指一挥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通史》看到明清和近现代,觉得作者的认识也变得挺扯的,观念流于二三。本民族对于现代化这方面的事情,似乎离融合吸收还远得很。要么是旧观念牵强附会植入,要么是没有情感和温度地断绝、只论物质和外在。我觉得非常非常不满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据悉,“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继《中国通史》、《中华文化通志》、“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断代史系列”和“中国专题史丛书”之后历时七年精心打造的又一面向大众的中国历史出版工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历史学家的方法# 蔡美彪研究蒙古史学有两个特点:一是将蒙古史研究与中国通史研究相结合,二是把历史、语言文字、民族、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这两个方法,蔡美彪成功考证和澄清了诸如“成吉思汗”的含义、“马可·波罗”的身份等以往国外学界无法准确解释的难题。#历史学家手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中国通史·吕思勉先生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卧槽!明天考完试背中国通史的时候试试[泪] //@土豆动漫:哈哈哈哈右边[笑cry]//@林涵2h1:妈的,室友打了我一巴掌,你赔我[悲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想回到小时候…就是还没有上学,妈妈天天下班跟我读故事,教我识字的时候…哎,就是我天天看儿童画报和中国通史连环画的时候…哎…我想缩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