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亞細亞的孤兒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觉得今天一厢情愿认为台湾不愿意回归就是对不起大陆的人,真该去看看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站在我们的立场是希望它回归,但你们别忘了当初签《马关条约》的可是清政府,不是台湾。//@tongziiii__: 简直… //@插画中画: 而台湾一直不愿意回归中国,所以我把台湾画成了一直跪着向它母亲的小熊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多少人在风中哭泣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真理 分享 杨祖珺 的歌曲《亚细亚的孤儿(1983)》亚细亚的孤儿(1983)(分享自@虾米音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亚细亚的孤儿和欧罗巴的孤儿果真是真爱!![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亞細亞的孤兒,可恨又可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内容禁忌) 曾经被封杀,不过那时很多人都已经听过这个卡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年一定要讀韓退之、柳子厚,要讀徐渭傳、張岱全集,能有機會,會讀《亞細亞的孤兒》,看看,還有多少時間呢?不要浪費,定不要浪費啊。——《蔣勛說文學-從唐代散文到現代文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亚细亚的孤儿,黄色的面孔有红色的污泥//@科幻戴一: 两年前我就给出版社推荐过这书但没人理我[笑cry]。容易混淆的是以分子人类学为基础的种群划分和以社会架构建构为基础的人种意识,后者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必然产物在中国与民族忧患的背景相结合形成与西方民族神话同源异质的神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搜李登辉搜出来的,现在对于湾湾已经没有什么愤怒啊或者是喜欢的感情了,对这件事我也挺平静的。以前听说过一个说法,说湾湾是亚细亚的孤儿,其实听触动的。老实说如果不是这些年绿党天天蹦跶其实挺喜欢它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两岸统一靠菲律宾,搞定他给亚细亚的孤儿看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西贡是个好去处,有山有海有海鲜有渔民。当年郑和下西洋,为朱棣做统战工作和洗白工作。散财结与国之欢心。之后很多国家假装来朝贡。船舶经停香港东部此地就取名:西方来贡。呵呵,朱棣在北京继位的情节几百年后有重演:非洲兄台把某朝抬进了联合国。。也罢,台湾诞生了一首我很喜欢的歌:亚细亚的孤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南下的成为亚细亚的孤儿,北上的成中流砥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第一次听杨祖珺唱“美丽岛”时真的哭了,这种感觉在听“亚细亚的孤儿”时也有。这种感动大概必须真的要对那座岛屿“感同身受”才会有吧//@馬世芳: 第十說,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亚细亚的孤儿终究会长大。 //@阿忆:我们竟管台湾原住民叫高山族! //@忆闻官微: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半夜听《亚细亚的孤儿》,简直让人泪奔。“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亚细亚的孤儿[伤心] //@蓝加加二世:[心碎] //@胡戈://@2可器: //@拘拘://@孤飘沙鸥: [泪]//@导演高晓舰小号: [泪]//@诗人沙光:[泪]//@作家东海:[泪] //@我是-花姐:[泪]//@可可-cm:[泪]//@陈业文新大都:[泪][泪][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