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河边的错误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关于《河边的错误》,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是幺四婆婆在讲述被疯子殴打时的幸福表情。二是结尾处马哲的哈哈大笑。所谓的先锋文学,尤其是余华的先锋,可能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反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余华的《河边的错误》一直迫于知道真相,结果这个结局居然以一个精神病结束………… 南昌·江西師大老校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Day22@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在余华的《现实一种》里,一共有3个中篇小说,现实一种开篇,震撼的故事,细腻的写法。会让你很期待接下来的两篇,但河边的错误我用了两个晚上挣扎着要不要看下去,故事不对味,可是我害怕错过了什么所以在纠结。最后我还是放弃了,也许是没看明白[生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晚在地下室发现一本余华的小说集《河边的错误》,1992年出版的。本想拿出来读读,还是放下了[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看了个短篇,余华著《河边的错误》,烂的一B。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也喜欢《活着》//@宋凭栏-文学:不过曾经余华的还行,看过一篇《河边的错误》,应属此类。最有名是活着。以后少看见他的了。//@重庆周其伦:坦率说,我也不看重先锋,但既然是读者,那就啥作品都读读,只要能够读下去,权当一种文学游历。//@宋凭栏-文学:[伤心]我一直不喜先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实一种/余华作品[图书]#中#河边的错误#写的就是一个扣人心悬,不敢说让我想起了自己所处的现实,但每一场景均可一一对应,曾经对警察职业的崇拜到同情,案件拨丝抽茧层层深入,直至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好一个恐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实一种》:就是要报复,他们不选其他出路;《河边的错误》:法律的束手无策,白伤了无辜的人(想起日本小说《告白》);《一九八六年》:那是一段晦涩的历史,伤痛被渐渐遗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 余华《河边的错误》,中短篇小说,荒诞小说,暴力美学。但《四月三日事件》还是更让我记忆深刻。有些事情发生在点滴的生活中时,好像就很正常,但往往别人写出来后就觉得荒诞无稽,不可能真实发生。细想一下,就是因为它发生了才有素材可写,而我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社会圈子里太久,无法自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住在老邮政弄的么四婆婆,在这一天下午将要过去、傍晚就要来临的时候发现自己养的一群鹅不知去向……余华的《河边的错误》,很带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河边的错误》的“叙述”与“叙事” (豆瓣书评 - 关于书籍《河边的错误》)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把有轨电车放在东平河边是错误的没有客流是一个问题,未能充分利用有轨电车形成城市客运主走廊的机会是更大的问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捧杀很可怕啊 不懂某作家现在的书这么烂为什么还有人要买 买了居然还拿来炫 炫了还有人接茬 都是些什么人... 喜欢早期的《鲜血梅花》《河边的错误》写的太好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河边的错误(中篇小说)余华》[转载]河边的错误(中篇小说)余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推荐&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看:活着&兄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余华《河边的错误》 反向悖论:疯子杀人却不受法律制裁,警察杀死疯子伸张正义却要受到制裁。警察只有装疯才能躲过法律惩处。本不想装疯的警察在同事的善意逼迫式诱导下,真的出现了语无论次的类似于疯了的言行。这是对法律和生活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