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青铜时代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青铜时代》中论述商周神话篇,兹证明,曾经大家是鸟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附录《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谈到,所有文明都基于人类与自然的连续性,而仅西方文明发展出破裂性。曾与友人谈到这两类文明的优劣。尼采《曙光》31“精神的骄傲”对此问题有论及,他各打五十板,认为两种情况分别引发精神性质的谦虚和骄傲,但均为偏见。@嗡嗡tv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中国青铜时代》 我的评分:★★★★★ 有些杂乱,还是没有一个鲜明的轮廓和主题,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汉字的前世今生# 主页菌讲汉字七体中的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首都博物馆看了两个展~随便把中国历史从石器青铜时代到民国时期从头逛了个遍[good]当年历史没好好学~导致现在除了觉得民国的怀表和唱片留声机长得挺好看之外啥也看不懂[思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wiki] 二里頭文化是中国跨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以河南省偃师市翟镇的二里头遗址而得名,该考古文化分布于晋南、豫西。时间为大约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该文化一期至二期(前2080年—前1590年)属新石器时代,而三期至四期(前1590年—前1300年),属青铜时代或早商(约成汤时期)时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理发现青铜时代遗址 包含86座火葬墓】中国大理又发现青铜时代文化遗址。近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大理州银桥镇磻曲村北一个缓坡地带,发现了一个具有典型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特征的遗存。这里的居民不仅耕田种地,甚至多以打鱼为生。大理发现青铜时代遗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卡约文化_百度百科】 卡约文化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发现于青海湟中卡约村而得名。年代约当公元前900~前6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境内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居民以从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件公元前2世纪四川地区出土的石人有着精心梳理的头发、高挺的鼻梁、扇形双耳,他双手反缚在后,跪坐向前倾,是中国青铜时代表现人体最精妙的作品之一。唯独它的眼睛被弱化了,相关的出土石人最多也只用微弱的单线阴刻出眼睛。学者认为弱化眼睛有特殊的象征和礼仪意义 (展厅131b)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漢學研究中心學術討論會】講 題:中國的青銅時代與青銅文化,主講人:朱鳳瀚 教授(北京大學古代史研究中心),主持人:陳昭容 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日期:2016年1月29日 (五) 14:00-16:00,地 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3樓301會議室(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管怎么说,章邯死后,秦人这个名词,算是正式走入了历史的尘封之中。春秋至秦这段一脉相承的历史,到这里也就算划下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我们不妨称它为中国的青铜时代。 分享自Kindl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1969年由中大社首版,他的英文著作《东方的摇篮》(The Cradle of the East)也由中大社1975年出版,这两本书加上张光直的《中国青铜时代》,被称为“中国文明三书”,堪称为中大社定调子的书:超越“专业”的“通业”,就是把中国文明置诸世界历史文明中的比较视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金文简概】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青铜时代商王庙号那段给我看懵逼了......[拜拜][拜拜][拜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青铜鼎造型与纹饰风格的演变(张威媛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文章介绍了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各时期青铜鼎造型及纹饰特征的演变,以及青铜鼎作为一种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中国青铜时代从“人化”过渡到“神化”“礼化”及“人化”的过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6我的读书日记#在读张光直的《中国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