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知识考古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周勇《教育空间中的话语冲突与悲剧:中国十一世纪的经验》:11世纪标志着一段极有知识考古学价值的岁月。透过这段岁月的话语喧嚣,可以发现,正是从这段岁月开始,诞生了一条贯穿中国后来文教空间长达近千年的悲剧性教化冲突线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活着,即是一种修行!@知识考古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知识考古学#译著真的好难懂,看来还是要读原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作为家属探班你们的工作,闷热又安静的剪辑机房,靠在角落休息一秒钟后你们开始匆匆写稿,忙碌剪辑,耳边是你两认真探讨的声音。这是普通人窝家宅起来的周末,却是你们再正常不过的工作日。坐在你们旁边就觉得正能量爆棚,快点结束工作,好好休息吧!@都市热线杨萌 @知识考古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说道周处,难免想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突然想到当年看《知识考古学》百思不得其解之后,在某个瞬间的领悟,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好。可惜这周处为人忠直刚烈,终为肉食者坑。毕竟齐万年还给新安太守一个好评呢,却死得有点可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个译本应该好过知识考古学,“知识的考掘.pdf”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晚安#显示话语事件展开的纯净空间,并不意味着要把它重建在任何东西都无法克服的孤立中,不意味着把它自我封闭起来,而是要不受束缚地在自身中和它之外描述关系的游戏。——福柯《知识考古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知识考古学》 ★★★★★ “本书的主线看来是话语实践——知识——科学,然而对于话语和陈述着笔最多,于我看来还是有索绪尔的语言学传统和巴什拉唐吉翰的法国认识论传统于其中。福柯反结构主义是基..”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实黄帝内经就意淫过上古真人活得长,要是当时作者知道新时期时代到汉代人类寿命的增长就肯定不会这么说,这可以归因于当时压根没有考古学来考证这些知识而传说势力又太强大,但是现在人要是还跑出来说上古真人活的长那就得充分考虑一下这人的智商问题了。还有无数的人信,这也是奇葩岁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丛治辰:尽管对于权力的知识考古学已抵达相当深度,但指出这一点或许并不能意味着可以完成对《三个三重奏》的阅读。毋宁说,这只是一个起点。重要的不是宁肯发现了什么,而是宁肯如何以小说的方式发现了它,也拓宽了小说的领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看的书里谈到话语的都有提到福柯,然后我就去找了那本知识考古学来看,囫囵吞枣断章取义,他对话语分析的思想贡献真的不可小觑,很多观点至今都是走在前端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然很欣赏某些考古学大大的国学知识和研究精神,但依然发觉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太过明显。只要存在“可能与爱国相抵触”之情况,不论事实依据,不分讹传谣言,必深信不疑并广泛传播,表明态度划清界限,对深究驳斥证据之人必以洗地论之。看着挺让人难过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风]//@贺颖home: 从作品的三重奏,到评文的三重奏,风起水荡文意横生//@城与年:丛治辰:尽管对于权力的知识考古学已抵达相当深度,但指出这一点并不能意味着可以完成对《三个三重奏》的阅读。毋宁说,这只是一个起点。重要的不是宁肯发现了什么,而是宁肯如何以小说的方式发现了它,拓宽小说的领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魑魅魍魉中世纪=不要在中世纪花园里睡着】这文章与詹姆逊的"乌托邦"倒也相映成趣。尤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它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通过中世纪艺术品中“封闭花园”反溯至中国式“乐土”(不纵鼠为患)、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桃花源(健忘症)、天国(太平)等概念的真谛。 魑魅魍魉中世纪 | 不要在中世纪花园里睡着_网易新闻中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很多考古学、人类学的知识,泥条盘筑法、钻木取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豆瓣一点开那篇各领域入门书推荐的文,也是醉了,其中埃及学的入门书居然是刘文鹏的《埃及考古学》[囧]给基本知识都不甚了了的童鞋推荐这不是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