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无聊的下雨天静下心来看看书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难得有一本拿起就不想放下的书。只是菊与刀,我是真的不敢保证能把它看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10本书#我,从2016年7月24日开始,到2016年11月1日结束,100天读10本书。发此话题,以此为证。目前在读:《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对于义务和情义的理解,这似乎和我们所理解有很大的偏差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些人天生不甘寂寞,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我们又不是罗永浩,如何卖得起情怀?还有解忧杂货店和菊与刀为什么这么抢手我借了半个学期都没借到!!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一开学买的菊与刀看了一半,前面讲的历史全忘了……好吧重头再来。(今天走在路上听别人说“专四后整个人都舒畅了”) 重庆·重庆大学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你@fish-xinyu 个节目 <晓说2. 东瀛日本>高晓松的日本系列,长了点但很好看。一个“菊与刀”的民族。你肯定爱看的。 要是不爱看日本,最近刚好在讲韩国<晓松奇谈. 太阳的后裔>。不过我觉得日本还是很值得看的。要是不爱看晓松的颜,就放在一旁听,当睡前故事听。[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文科生的自我修养: 《菊与刀》也没有看过, 也不知道说的是啥, 也不知道怎么写 ,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啥 ,但是就可以随随便便的用一个小时写两千多字的菊与刀读后感[挖鼻][挖鼻][挖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谢谢果果,《菊与刀》拿到手了,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果麦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无感」这么多天过去就看完了蔡澜的《寻味》,拿起的《菊与刀》看了四章实在是看的好枯无趣,这种学术性的东西果然不是我的爱,《寻味》没什么文学性,开开眼界还可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菊代表谦和文雅,刀代表嗜血好战。日本民族就是那么纠结拧巴,把菊与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矛盾的双重性格。读的时候好像懂了,合上书又不明白了。我能轻易地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和庄子的超然出世统一在一中国个人身上,但还是整不清楚日本人那一套:顽固又善变,忠诚又叛逆,驯服又桀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日本可以用《菊与刀》形容,那么中国呢?2333333,真是此生不悔入华夏,光吃就是一辈子[doge][doge][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扶摇Lynate 答应你的《菊与刀》明天就能到了,愿你知道的越来越多,最后嫁不出去[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在读菊与刀 有点地方实在是太震惊了 日本人能不能别动不动就自杀 好像能删号重练一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看到最后一章居然睡着了,醒来爬起来继续看!看完舒服多了![哈哈]#大马猴DMH##金彪Neo#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联想曾经看过的日本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感觉作者归纳的十分到位,虽然某些描述略显片面,而且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书中的一些例子在现在看来未免有点过时。但联想到现在日本社会出现的种种文化现象,这本书...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菊与刀(中英双语版)》写了评论《我魔必将再起对《菊与刀(中英双语版)》的评论》:"看不懂"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