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活着之上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阎真的《活着之上》,现实,致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多年前看了阎真先生的《沧浪之水》。今天,花了近10小时时间,3元钱,在kindle上看完了阎真先生的《活着之上》,真是有点感慨!当今时代,坚守一点精神不易,追求一份逍遥近似奢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活着之上》 我的评分:★★★★ 窗外正下着雨,有首歌叫下起了雨,这小说读着有种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的感觉 活着之上 (豆瓣)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活着之上,在生存面前,艰难的活着,淤泥里,莲花哭着哭着微笑,原来,能够在人世间活着,本不容易。精神的操守慢慢的被现实腐蚀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伤心]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即使他们当中有些活得很卑微没有财富没有地位没有势力,但是他们仍然很努力地靠着自己的劳动而活着,请不要再使用假钞,你们的快乐建筑在比你弱小的人之上,摸摸自己的良心吧!希望相关司法机关已经部门能够重视这件事情,把制造假鈔的地点以及故意使用假鈔者严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雨天读书是静心,暖阳下读书是享受。想起我大学时窝宿舍床头读书的日子了。那年我们换到朝南的屋,我在靠窗的上铺。下午不去上课,没完没了地读书,被子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偷笑]今天开始读阎真最新小说《活着之上》,犹记得他的《沧浪之水》带给我的震动。今年是小说读得有点多的年份[挤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11.18 “赤焰的血,终究流得太多了,朕绝不能让林殊,让你,活着站在朝堂之上,站在朕的面前,站在天下人的面前,明白吗?”“从此以后,你我不必再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天醒来的时候心里都有一点暗暗的惋惜:想到自己竟然还活着,而堆叠于自身之上的无数阻障与困难仍然精神饱满蓄势待发地准备继续解决我。然而无论怎样,一个无法改变的信念是,活着是千万不幸随附于其上的万幸,而在这不幸中的万幸之上,我仍然想要做点什么配得上这种万幸的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觉得现在都懒得想什么结婚不结婚了,如果不是一直都有人提醒催促的话…我明白婚姻未必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更重要的是适合…可是啥样算适合啊,也跟我一样觉得人活着折腾折腾总好过混吃等死的…那样的人注定也不安稳…可是老人都说俩人好歹要有一个是稳定的…找个甘于安稳的他会觉得我瞎折腾是有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活着之上-阎真 阎真是不是江郎才尽啊,虽然目前只看了一半,但主题与《沧浪之水》完全一致,不知道后面是否还有出新的地方,即便有,我认为也是令人失望的作品。还记得在学校阅览室的当代杂志上看到《沧浪之水》时,给未谙世事的心灵带来的强烈冲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阎真的小说看出很绝望的感觉,好现实。活着,我们终究如此现实。年轻的意气风发,年轻的志气满满,在生活面前,不堪一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分敬佩且欣赏那些上班之后还能投入大量精力在喜欢的爱豆/书籍/舞蹈等一切爱好之上的人 那样的生活状态才算是活着阿! 而我现在已然是条咸鱼了[互相膜拜] 未来的目标就是希望尽快调整过来心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没有音乐活不下去 但现在 可有可无 大概是找到了生活真正的支撑点吧 不凌驾于任何事物之上 支撑自己的正是自己本身 分享 郝云 的歌曲《活着》活着(分享自@虾米音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悲催、凄惨的人生处处是套路,怪我太单纯,又缺心眼,真特么命苦,怎么好事都让我摊上,垃圾都让我遇着,老天你对我太不公平了。啊……多么痛的领悟!我想回到之前傻傻的模样,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爱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整天嘻嘻哈哈、上串下跳,一个十足的逗逼。 佛山·勒流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因斯坦说:“人在这个世上是为了别人而活着-----尤其为了那些我们自身幸福寄托在他们的微笑和安宁之上的人们,以及那些由于同情之感而使我们同他们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人们。”现在真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靠近你,你知道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活着之上》 我的评分:★★★★ 第一次看他的书,间间断断读了一个月才读完,全程是压抑的,因为这真的是太真实了,尤其对于出生公务员家庭的我来说,求人帮忙再还人情在中国体现的很深刻,任何一个编制评选名额都充斥着各个利益的较量...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