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知日·设计力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4.30 四月就这样结束了。 最后一天 没有背书 看了知日 设计力 看了源氏物语 晚上帮妈妈过了生日 见到了许久未见的二川。 爸爸今天心情很不好 也许是公司不顺吧。和蛋蛋聊了很久 很开心。做了一小会儿运动,明天是聚会 有些期待。希望明天我会背书 我会努力。晚安世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知日·设计力》 [Kindle电子书] ~ 知日 。 (分享自 @亚马逊)【便宜一半,值得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包装设计】日语中的“依代”(よりしろ)指的是被神灵依附之物、神体,在日本的传统信仰中,神灵可以附着在一切无生命之物上。而“包”的意义在于:用被神附着的自然之物来包装以体现物的价值。(《知日·设计力》特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很喜欢《知日》的设计力特辑,真的不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知日·设计力》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电子书]知日·设计力 - 苏静(编) [高清扫描版]PDF | 介绍: 《知日·设计力》是一本介绍日本社会文化的书,本书以设计为入口,通过不同角度和视野来记录有关日本设计的人和事,借以反映日本文化及人文面貌。本书介绍了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从设计师、设计产品、设计...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人的审美我不懂。。#知日 #设计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右边连手账都不知道叫我非常意外//@幸运尾巴狼:我希望我收到的能是手账或者料理,尤其是@乔晓韵 安利了下手账后。 //@Just-PC:设计力!!!!!手账最高!!!!!//@知日ZHIJAPAN:恭喜@幸运尾巴狼 @痴娘 获得最后两本知日特集,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Q:你总觉得最能代表日本设计的事物是什么呢? A:首先是历史所沉淀的“美意识”。……一丝不苟的布置,以及在建筑中的举止,都体现了美的意识。例如两脚并拢从草席上站起的动作、按照一定方向关闭隔扇的动作,都显得优雅。这些站、坐与关闭隔扇、拉门的身体动作,与建筑相配合,酝酿出一种生活感。……我们不应该仅仅是赞叹桂璃宫,或具有历史感的建筑很美,而要认识到其背后无形的美意识,也就是生活的美学,这正是日本的传统所在。 具体:严谨、精密、纤细(delicate)、简洁(simple)</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设计师不是产业的掌舵者,掌舵的是经济团体联合或者说是经济,但设计师能够让人看到可能性。非常微小的力量就能让一艘大船转向,设计师就是这样微小的要素。比如说“HOUSE VISION”,它不仅是向企业发出的讯息,也是向一般人发出的讯息。设计师发出的讯息通常是面向一般人的,设计师最大的力量就是让人觉醒的力量。 所有的东西都是被设计出来的——这只杯子、这个调味瓶、桌子、勺子、iPhone、照明器具、地板的材料等等,全部都是设计出来的;我的毛衣、拉链、纽扣、眼镜也都是,没有什么东西不是设计出来的。但大家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所有的东西都被精心设计过,其中饱含着人类的智慧,一旦意识到这一点,这些物品看起来就不同了。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正是设计师的力量所在。 无印良品的力量不是每件商品的设计,而是让人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觉得好用。这种愉悦感并非华丽带来的,反倒是去掉了所有的华丽后,依然能留下舒适。 无印良品让人们意识到,设计只需要最小限度即可,这便是它的力量。而设计的力量,就是让一般人认识到更加贤明的生活方式。</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我日常收集那些留存至今的家电,从这些家电中,可以考察制造它们的时代、社会和当时人们的思考,从而开展各种对未来家电制造有借鉴意义的活动。通过温习过去,我认为在未来我们有可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物品。</p> 发现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如果持之以恒专心去做,真的可以做出不一样的事情。你会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规律。但是我们总是心浮气躁,太匆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首先要说设计是什么。一般来说设计是指制造一些看上去比较不错的东西,而我认为,设计是人与人工物相遇时的一切体验。所以问题就不仅局限在“美”上面,还包括实用性、价格、重量、感触等一系列要素,这些都是设计的责任。</p> 原来以为设计业只是外观,才恍然大悟。 设计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重大,我觉得比如iphone还是设计在它的成功中占了很大比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z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近代以来,每当一个新的西方概念闯进东方的视野,常常是日本人最先接受并为之”命名“的。比如1872年译出的”美术“、1876年的”雕刻“、1882年的”绘画“、1897年的”建筑“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设计师不是产业的掌舵者,掌舵的是经济团体联合或者说是经济,但设计师能够让人看到可能性。非常微小的力量就能让一艘大船转向,设计师就是这样微小的要素。 所有的东西都是被设计出来的-这只杯子、这个调味瓶、桌子、勺子、iPhone、照明器具、地板的材料等等,全部都是设计出来的;我的毛衣、拉链、纽扣、眼镜也都是,没有什么不是设计出来的。但大家没有这样的意识。所有的东西都被精心设计过,其中饱含着人类的智慧,一旦意识到这一点,这些物品看起来就不同了。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正是设计师的力量所在。 作为设计师,不应只具备制造视觉的能力,要时而通过鸟之眼,时而通过蚂蚁之眼,从多方面捕捉事物,向世界给出更多的提案。 设计没有什么所谓的细节决定设计的好坏,决定设计好坏的并不是纤细美丽的文字或是版面的构成,而是某种更根本的东西。只要抓住了这个根本的东西,即使细节是生硬的或粗鲁的,好的设计也会诞生。 购物的客人在经过货架前,让商品映入眼帘的时间只有0.2秒,想要让顾客在这个瞬间惊叹一声哇!并且愿意驻足停留,那就必须靠抢眼的包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在民艺的深处,我们能够窥见人类生活的原点,能从其纯粹性汲取美的源泉。在人类性丧失的今天,民艺所具备的温暖的人类性与原始的纯粹性,让人们在产生深刻共鸣的同时,也产生了对过去的憧憬。但我们不能仅仅沉浸在对于民艺之美的感伤中,面向未来,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p><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