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小径分岔的花园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了小径分岔的花园,看了很久,几个故事中大概也只有小径分岔的花园想要表达的意思我能体会,大多是主观幻想与思考,感觉现在的我很难体会到那种美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小径分岔的花园》 我的评分:★★★★ 时间就是一个包含多种可能性的交错的迷宫,在这个花园里的故事,忍不住读一遍,再读一遍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拖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困],没看太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接受做書发起的“用书脊写故事”挑战#书脊故事:一个人的冬天,愤怒的大卫,散步(在)小径分岔的花园,诠释与过度诠释(了)百年孤独。@做書 @我还就是魏雪纯了 @RiotGrrrrl @招招M (微信忘记tag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未来。 ——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 — 《小径分岔的花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小径分岔的花园》 我的评分:★★★ 作为睡前读物,每天都感到智商遭到了碾压⋯⋯故事各种玄妙神奇,莫名觉得有点恐怖⋯⋯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读博尔赫斯他说时间是根本之谜他说曼哈顿是一座神秘的岛屿他说人群是一个幻觉,它并不存在。他梦想着一个明净的迷宫因为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將來。于是,我们将在小径分岔的花园相遇。迷宫入口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小径分岔的花园》 我的评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径分岔的花园》像是一个迷人的梦境,结尾以主人公的死亡为终止,但效果上却像是获得新生。合理的死亡又让这个具有科幻感的小说拥有了一种宿命般的结局。同时结尾的处理揭示了小说里多维度的时空概念,人类的局限和世界的不可知。博尔赫斯确实太牛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旅行途中读完<<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的文字太形而上,结构标新立异,他自创的写假想书的注释文章尤其不好读,科幻般构建的一个叫做特隆的星球,其语言学几何学心理学混沌不堪,另一篇描写一位企图超越塞万提斯的作家,其作品无非是一字不差地照抄堂吉诃德。只有<<通天塔图书馆>>还算喜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晚<花治X单向街>的花艺课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文艺气质,大家在皮亚佐拉的音乐里,用鲜花创作了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10本书# 8月5日,第7本,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很薄的一个小册子,4万多字,一下午就可以看完。但这么薄的书竟有个大包封和三页空白的后环衬,好累赘,好浪费。 又是碎碎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小径分岔的花园》豪路博尔赫斯著,七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字评论:没读懂。最后一个故事比较可读有情节,算是个侦探小说,只有事件没有目的。其他几个故事读得很累,一再反复重读,任然是读完就忘了。通天塔图书管算比较有趣的,其他故事其实不能算故事,就是个背景类的说明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香慧园# 总有一只猴子能在打字机上敲出哈姆雷特,总有一个人能在小径分岔的花园里终生幸福。刘慈欣用百万字写三体,告诉我们宇宙是什么、时间是什么,博尔赫斯用几百字就做到了。《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谜面,而谜底正是时间。博尔赫斯的文字也像迷一样,在文字与玄妙事物领域间的跨境,也许只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外国诗歌里最喜欢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作者用看似浅显的笔触揭示了每一个选择对人生的巨大影响。我也常常会想起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名作《小径分岔的花园》,篇幅简短但意蕴深远。人生是场有去无回的旅行,过往只能怀念,但不能改变。再见,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