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Jonathan Wilson专栏:巴萨把穆里尼奥扫地出门,又在2008年无视了他。但穆里尼奥终于在2010年,用全场大部分时间10人应战,总共19%的控球率,淘汰巴萨晋级,这是他反巴萨哲学的巅峰之作。在穆看来,每一次防守艺术的展现,每一场放弃控球的胜利,都是他对巴萨的反击。——#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我不妄谈政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元旦假期看了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彻底颠覆了我还停留在高中时代的马德里保卫战的印象。曾参战并差点被打为外国间谍的乔治·奥威尔事后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中说:“报纸上说这场战争‘为民主而战’,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骗局。”1949年,其名作《1984》出版。西班牙那段历史,与某国太像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二手翻译小熊猫:没法儿进行..........记得基本是都杀光了 //@二手翻译小熊猫:那好 我严肃的说 奥威尔在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里边 曾经批评西共及其背后的苏联 是修正主义 不敢放手发动广大群众 不进行土改 和资产阶级相妥协 //@苦逼理性动物:右边你冷静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周末好书推荐#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几万名国际志愿者奔赴西班牙为保卫共和政府而战,《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就是其中一员。这一经历促成了他的政治转向。后来他写道:“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经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乔治*奥威尔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中写道:“我对西班牙这个国家印象极差,但对西班牙人却没有坏印象。……在西班牙,几乎没有什么人具备现代极权国家所需要的那种素质:可怕的高效率和高度的一致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集中读完了奥威尔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1984》《动物庄园》,印象最深这样一段:一个人如果将他自己描述得很好的话,他十有八九是在撒谎,因为任何生命从内部审视都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失败。其实老肖的这首又何尝不是。 音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 “能看到村上在他的《地下》和《在约定的场所》中如何向奥威尔表达敬意:奥威尔充满感情地描写他所见的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人,正如村上用大量笔触去表现形形色色的东..”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马德里到阿拉贡沿途风光through bus window。躲过了大雪封路,躲不过8级强风:阿拉贡首府萨拉戈萨,一边在冰点以下步行艰难的冷风中嗷嗷叫唤一边按动快门。4小时后的巴塞罗那,气温回到了五度以上。真是,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喷嚏网铂程: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读《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 “这个译者的存在感怎么如此强烈!强烈!闪瞎了我的眼睛!!!”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女神哎……巴塞罗那让我突然想起了乔治·奥威尔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陆灏《东写西读》在孔网上炒得老高,《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更是一百以上,《战天京》正版书要好几百!真有人愿出这个价么?我有一本《战天京》,一两百卖给谁就能买我想买的绝版书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没看过1984 但是看过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记得奥威尔在其中批评西共及其背后的苏联不够革命 搞的是调和主义 没有通过土改来动员广大农民 明明是一个革命派嘛 //@穆好古:可惜无论左右,大部分人都觉得1984是反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