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朱光潜谈读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光潜—《读书与做人》:谈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来抵抗引诱力。关于怎样读书,谈到,关键不在数量上,而应在质量上。第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好能把自己的思考写进去。最后,读书还在于精,一本好书不妨多读上几遍。读的多了,领悟自然更透彻了。[可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架新书#《朱光潜谈读书》︱对于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先生来说,书既是他通向学术顶峰的必经途径,也是他深厚修养和丰富灵魂的重要源泉。本书从读书的方法、乐趣以及体悟三个方面,分别向读者阐述了 “读什么书” “如何读书”以及“为什么读书”。索书号G79/364,馆藏书目详情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完課,去圖書館借書。看到故張教授鼎鐘的贈書已被移到贈書架,趕緊全部找出,悉數背回山。另有若干精美書冊,比如朱光潛的「談讀書」、「臺北州理蕃誌」、「台灣有影」等。政大真的需要建設新館了,館藏空間入不敷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林语堂《读书的艺术》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能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朱光潜《谈读书》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余秋雨《开卷有益》一个人不妨集中一段时间,像宗教家的封山闭关一般,为自己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道场@周国平 @卢思浩 @我们1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词选》(张惠言)、《红楼梦》等——朱光潜《谈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 ,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談讀書》朱光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锦水悦读#【朱光潜:《谈读书》】从1926年11月到1928年3月,朱光潜在《一般》杂志上发表了总题为《给一个中学生的信》的有关青年修养的十二篇文章。这些文章洞察明理,言真辞切,谆谆教诲,读来受益颇多。“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所以须慎加选择...”(编辑:王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谈读书》 作者:朱光潜 - 来自知乎专栏「人丑就该多读书」,作者:陈章鱼, 网页链接(想看更多?下载知乎 App:知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光潜:《谈修养》之谈读书”——网易云阅读订阅源《经典短篇阅读》。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朱光潜谈读书》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尤其要紧的事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可以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朱光潜谈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谈读书》by 朱光潜」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精美文摘】谈读书(文/朱光潜)》偶然在手机上读到这篇文章,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故发此文。读书与做学问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精美文摘】谈读书(文/朱光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书应该看两遍——朱光潜谈读书 好书应该看两遍——朱光潜谈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方法: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朱光潜(谈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落了一层灰 上学期还老翻朱光潜的这套书 看他论文学 谈读书 说悲剧 还有指导年轻人阅读 看见好书落了灰总觉的可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史上今日#【朱光潜《谈读书》】对于读书方法而言,“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1897年的今天,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