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戴思杰在写作《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的过程中一定是以法国读者为对象的,因为四眼私藏的禁书中绝大部分是法国作家的作品,而且对主人公影响最深的也是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法国作家。小裁缝离开小镇也是受到法国作家作品的再教育的影响的。这绝对是他获奖的原因之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一本书,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表示忘记讲什么[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以前在我家里有“羞辱的一叠”,就是我买还没看到的DVD。我上个星期把一个两年没看到的盒子打开,我的羞辱的一叠还在!今晚终于看好了《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玉观音》《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 看看大家怎么说>>http://t.cn/zWBqzqf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 ★★★ “虽然戴思杰还是中国人,但他住法国,用法文写作,这本小说里头还弥漫着作者媚法的心理,所以我就贴个法国文学的标签吧。”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当有人问起我来,荥经镇是个什么样,我就借用我朋友阿罗的一句话,无一例外地回答他说:荥经镇是那么的小,只要镇委会食堂一烧洋葱炒牛肉,整个镇上都能闻得到它的香味。”——《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偷闲看了朋友极力推荐的旅法作家作品拍成的电影《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是拍文革时候三峡地区小山村里面两个下乡接受在教育的知青用巴尔扎克的书籍改造漂亮的小裁缝的故事。令我感动的两位男主人公爱女主人公的方式,也有挚友与情敌角色的良好处理,小裁缝离家闯世界的勇气。更是那段青涩的情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完了《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它与中国主流的伤痕文学不同的是,它用一种戏谑轻松的文字描写了两个求知青年和一个乡村小裁缝的故事。我想这也和作者的旅法经历有关,巴尔扎克改变并带走了一个从懵懂封闭到勇于追求梦想的中国姑娘~~Luc推介的书确实有比较独到的地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成都人,小说作家,电影导演戴思杰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1984年去法国攻读艺术史和电影,后来拍了几部法国电影,再后来根据自己的知青经历写了一本法文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这电影我在大学电影欣赏课上看过,对里面四川的风景表现格调让我印象很深。这小说哪能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