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汪曾祺小说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近看汪曾祺文集,小说《八千岁》里面一句话特别喜欢“在一起时,恩恩义义;分开时,潇潇洒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汪曾祺的小说泛着淡淡的乡土气,小说里不乏坏人好人居多,坏人结局不会太残暴好人的结局也不会太圆满,有的是那个时代的面貌,不急不躁慢慢到底才发现结局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读《汪曾祺小说选》: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大淖记事》,以其故乡江苏高邮的湖泊为背景地,描写了一个小锡匠同挑夫女儿巧云的爱情故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汪曾祺老先生的小说集《水蛇腰》,里面有一篇《钓鱼的医生》,其实故事很温暖,恬淡、安稳,看完却教人陪出几滴清泪来~~细想觉得自己有点好笑,会有一些莫名的情愫,记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北京的店铺,过去都用八个字标明其特点...“尘飞红雪,品重红绫”,这是点心店。“品味鸡瞧,香渍豚蹄”,是桂香村。煤铺的门额上写着“乌金墨玉,石光火恒”,很美。八面槽有一家“老娘”(接生婆)的门口写的是:“轻车快马,吉祥姥姥”,这是诗。(汪曾祺《小说笔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现汪曾祺小说里的许多老话都从我妈嘴里听过,比如说肩胛后的“懒筋”这个说法。这可惜它们最终必将被遗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图书推荐# 《有价值悦读:复仇》收集了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作品。汪曾祺的小说,清、雅、淡、美,是当代抒情小说写得最好的一位风格作家,向以平实淡远著称,有风俗画圣手的美誉。他早期的小说,却极富浪漫主义气质,多运用现代派手法,意象瑰奇,辞藻华美,判若两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么好的下雨天,应该找本汪曾祺的小说窝在床上看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代文学 汪曾祺小说《受戒》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那个小提炉,就是宋代最普遍的形式。另,欧洲到17世纪家具上才出现抽屉[偷乐]//@孟晖menghui: 回复@顾惜之:艺术品!现在那些什么现代设计一比弱爆了!汪曾祺在一篇小说里写过,应该就是馄饨摊还是什么挑?说是像宋代手艺人的挑子!汪先生说得对,宋代的挑担已经这么优美了啊啊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书精选了汪曾祺先生自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所作的小说四十一篇,包括其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主要按照作品的创作时间进行编排,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汪曾祺小说的不同风貌。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数十个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姜文定说,汪曾祺作品中准确地记录了不少民俗,他所描写的民俗场景,成为如今研究高邮乃至里下河地区的民俗的重要资料:姜文定:汪曾祺的小说,本身就是一幅民俗画,汪曾祺写的大量的反映家乡的小说、散文,都是研究我们这个地区民俗的蓝本。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汪曾祺小说介绍鸡碧金马坊小吃,那年捣倘地铁去寻味,发现现在都是骗人的。人家民国时如此喧嚣热闹,汪老笔下时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汪曾祺先生的小说《异秉》,讲了一个充满悲悯的刻舟求剑的故事。卖卤肉的王二一点点发达起来,他的摊子原本是摆在中药店保全堂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像永定门拆了,拆了也就拆了。现在再盖一个,怎么看也不像我小时候见到过永定门,但也似曾相识,倒像个放大的“灶王爷龛”。新的永定门没按照过去的尺寸盖,木料也不对,另外过去还有城墙连接着。所以正像汪曾祺小说中所说的“没了也就没了”。别再浪 (分享自 @凤凰网历史) 王学泰:中国饮食也有黑暗一面 有些菜式凸显国人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