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台北故宫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D4:台北,故宫。即使是阴天,拍出来的天空依然很美。很潦草的一晃也花了3个小时。看到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真的闻到了香味[眼泪]。相比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更值得一看。 國立故宮博物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国立故宫博物馆 传说中的翠玉白菜寄给了老公公[心] #台北故宫# 台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6月24日晚间要闻回顾】1.第二座台北故宫揭开神秘面纱;2.大足石刻千手观音8年修复路困难重重;3.迪士尼邮票上周六首发身价翻几番;4.故宫将建立流散文物追索清单 制定回归计划;5.温岭一清代古井栏圈第二次神秘失踪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❷:清境-合歡山-太魯閣(拍照而已)-台北(夜店-剝皮寮老街(超好玩)-龍山寺-臨江街夜市-台北故宮(很滿意)-出一張嘴燒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故宫走到脚发软~软~软~~~软~❄️❄️❄️芒果雪花冰来歇一歇ฅ( ̳• ◡ • ̳)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北京故宫:汝窑瓷器展】北京故宫的汝窑展9月29日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时间持续到明年8月底。由于北京故宫的汝窑图太难找,所以米菲找了台北故宫馆藏来配图。汝窑是御用之物,工匠不惜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显现出天青色,釉面像珍珠一般莹润,纯净高雅,内敛含蓄,北宋的审美风貌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故宫藏玉# 炉顶 91~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北京故宫建筑堪称经典,但论到博物,真不如台北故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故宮博物院前身為西元1925年在北京紫禁城所建立的故宮博物院,1933年為了躲避日本的軍事攻擊,因此將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至1948年文物到達南京,後來國共內戰,國民政府便將故宮博物館的文物運往台灣,1965年故宮現址落成、定名為中山博物院、俗稱「台北故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是最累的一天,逛了三个购物店,台北附近公园,台北故宫和101大厦,回到酒店11点了,赶紧洗漱睡觉,房间照样木有wifi,今早七点二十就得出发,最后一天了,终于快回家了。哦,今早的早饭非常好,种类繁多,终于吃到咸的咸菜了 台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术馆,电子导览和布展很有趣。其实感觉伦敦的国家美术馆、大英、VA体验都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免费的原因,有种你爱看不看的赶脚。蓬皮杜还是最棒!可能因为都是现当代艺术非常好玩。virtual做的最好的目前去过的感觉是台北故宫。两种体验融合的很自然。 英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到台北,必须要逛台北故宫,真的不知道当年老蒋逃命的时候如何带着这么多珍宝跑步的。都说翠玉白菜、毛公鼎和红烧肉是故宫最重要的,可是一楼的馆厅里面藏了好多好神奇的东西,不能拍照只能把导游机上的照片翻拍一下,免得忘记,24层象牙雕刻每个零部件都相扣。技艺超群,最主要是一整根象牙雕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由台北故宫引发的灵感[偷笑]//@在光化門_cup:小草莓被搶走了[草莓][笑cry]老崔一秒變open將[哈哈]//@nalin0203_:[哈哈][哈哈][哈哈]好像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故宫完整繁多的精致藏品令人咋舌,文物都作了详细的文字介绍,如各种青铜器的繁琐名字都做了注解及时代演变图。大陆众多博物馆相比起来,对于文物介绍大多仅限标个汉字名称和朝代。精品太多,如曾拍出2.5亿元天价的鸡缸杯(图5),发几张青花瓷、粉彩瓶、青铜器以餮各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Edited with #ClipCrop app. 看看台北故宮,看看區別在哪裏 @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館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台北故宮又調皮了。。。翠玉白菜傘和製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