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阿富汗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受到战争影响的阿富汗人,13岁之前没有接受教育,之后与弟妹一起开始上学。在阿富汗Kabul地区,建立公益教育项目,成立Kabul第一所学校,覆盖大学之前的所有年级。如今已从十几人的规模发展到四百多,建立了自己的校区教室,也有三十多位大学学历的教师。 蒙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人都这么热爱阿富汗,阿富汗人却把自己的国家弄的满目疮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有事,我们真的得注意一下走过的路程,而不是眼前的目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穆罕默德·阿库巴皇帝命令男子娶四个妻子。莫卧儿帝国的穆罕默德·阿库巴皇帝命令全国每个成年男人娶四个妻子。理由是:第一个是为了要象印度人一样生孩子;第二个为了要象波斯人一样成为聊天对象;第三个为了要象阿富汗人一样守好家庭,第四个为了要象土耳其人一样,当他殴打别人时,她在一旁给望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和周昕哲一起读书##打卡17#《追风筝的人》阿富汗人总爱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当阿米尔放飞风筝,对索拉博说出多年前哈桑曾对他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他的心灵也得到了救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海虹桥站。于是,望向窗外。shanghai 疑似后面有两个阿富汗人。 于是,回到窗内,继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蛮族的崛起:我们不敢反恐,我们赶走了匈奴突厥蒙古人,抵制了阿拉伯侵略,我们没有被打得伊斯兰化,没有被中东称为马瓦里。也没帮助北约轰炸几百万阿富汗人几百万伊拉克人,没有炒作反西方,其实祸害叙利亚伊斯兰,因为我们没有投机信仰 鸡贼信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逃离帝国坟墓!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实录。十年的反恐,已然把美国人熬的撑不住了。走吧,再在这里呆下去,也只能是有更多的美国大兵送命。美国人又把个烂摊子扔给了阿富汗人。人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可阿富汗人却只能钉在自己的国土上遭罪啊。战乱依旧在延续,杀戮几乎每天还在上演,阿富汗何时才能恢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左边的阿富汗人好黑//@王小山:又来,这是阿富汗小朋友。//@胥若谷:伊朗小朋友好漂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么多年阿富汗塔利班动乱还没被消灭,什么时候阿富汗人才能终结哈桑一样的命运,愿世界不再有战争,祝福所有阿富汗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来看《追风筝的人》觉得不算好,当然在银幕上拓宽了对于阿富汗这个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问题的认识,除此之外,此片视角太过于西方,就是个逃到美国去的阿富汗人视角。那个小哈扎拉跟班,属于阿富汗被歧视民族,这个民族长相接近东亚人种,是蒙古人,或贵霜人后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那个手撕古^_兰经的德籍阿富汗人,一定很有故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蓄须的原因是为了方便跟大胡子的阿富汗人搞好关系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阿富汗的时候,别说去塔利班老巢坎大哈,中亚最牛叉的古城赫拉特,加兹尼,昆都士,就连巴米扬也因为机票告罄最终被阿富汗人劝阻不要陆路前往,马扎里沙里夫倒是安全,可我对阿里陵并无太大兴趣,最后只好可耻的龟缩在喀布尔长达十日,浪费了一个实地了解阿富汗的好时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胡塞尼好像很喜欢在一个支离破碎的悲情故事的结尾,给上一个尽可能的完美生活做结局。这样真的好吗[泪]莱拉回到阿富汗的时候,我心里大概骂了一万个傻逼吧,但这就是大爱吧。书中说,每一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离不开悲伤,失去和愤怒。莱拉竭尽所能,去做任何一点点美好的事,来让她拥有的幸福更有价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关键的是这一点:他们把阅兵当奥运会什么的来弄。可是,考量一下,难道不该俄罗斯等在先吗??别说我拍大帝的马屁。我只是真的认为外国军团的开头,给人的历史联想和感觉都不大好。并没想让阿富汗人听到,不然我会用阿富汗语,或去阿富汗登报。 //@萤火虫的脸:我的目标是把未来的中国建成现在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