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谢谢果果,《菊与刀》拿到手了,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果麦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无感」这么多天过去就看完了蔡澜的《寻味》,拿起的《菊与刀》看了四章实在是看的好枯无趣,这种学术性的东西果然不是我的爱,《寻味》没什么文学性,开开眼界还可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菊代表谦和文雅,刀代表嗜血好战。日本民族就是那么纠结拧巴,把菊与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矛盾的双重性格。读的时候好像懂了,合上书又不明白了。我能轻易地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和庄子的超然出世统一在一中国个人身上,但还是整不清楚日本人那一套:顽固又善变,忠诚又叛逆,驯服又桀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10本书#我,从2016年7月24日开始,到2016年11月1日结束,100天读10本书。发此话题,以此为证。目前在读:《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2016/07/23 菊的温婉,刀的锋芒。等级森严与耻感文化,身体享乐与情义难平。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菊与刀(中英双语版)》写了评论《我魔必将再起对《菊与刀(中英双语版)》的评论》:"看不懂"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菊与刀》中美国人通过文化论与书籍,恰如其份的分析出日本人的性格特点,从而为战败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赞叹作者分析的绝妙同时,也能深深的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可怕之处。也许这也是理解日语,需要从文化出发的观点吧! 西安·西北大学(南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日本可以用《菊与刀》形容,那么中国呢?2333333,真是此生不悔入华夏,光吃就是一辈子[doge][doge][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联想曾经看过的日本的文学和影视作品,感觉作者归纳的十分到位,虽然某些描述略显片面,而且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书中的一些例子在现在看来未免有点过时。但联想到现在日本社会出现的种种文化现象,这本书...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最适合书写中文的写乐Sailor钢笔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2016-07-19 23:26:04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菊与刀》自学的伪三点布光,感觉这个套路能再来几张图,以后便是个好的摄影师。一直在考虑什么和太刀最配,勉强来个菊花,事实这画与书本无关。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敦刻尔克和菊与刀不知道买哪个版本[笑cry][笑cry][笑cry]算了!!我估计吃安利的人太多,开学能收到就不错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家里能用的书有袁腾飞讲日本史,菊与刀,日本与日本人,日本与日本论,黑船异变,四世同堂,唔,书不够……等脑子再好点去书店淘书,还是现在就去?(脑炸)研究的是中日之间的历史,我得先把书都看掉,整理读书笔记,这样就可以写自己的东西了,感觉步骤好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_`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英文原著还是比较考验阅读能力 多谢[祈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少有一本书让我才翻了几页就立马爱上的。#菊与刀# 绝对是其中之一。不敢想象作者在写作这本书之前从未去过日本,深刻而又理性。真正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整理电脑发现很久之前的一张截图,真是很有意思,出自菊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