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社会“是一个三角,它被大头针固定住一角”。换句话说,三角形在桌面上,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大头针则是看不见的。三角形有时往右偏,有时往左偏,但都是围绕着一个隐蔽的轴而摆动。——《菊与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公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二重性】日本的二重性自有其特色,那就像他们的书刊既有横排又有竖排一样,是摆在明面的。诚如《菊与刀》所言,“日本人能好无精神痛苦地从一个行为变为另一个行为”。。。我们的二重性是阳一套,阴一套,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李长声(“老照片的背面”《东居闲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感觉从动漫和文学中了解到的日本和菊与刀里写的那样相去甚远,但是根植于大和民族最基本的特性还是没有变。看来中国必须要把日本打得心服口服,才能实现真正的中日友好。真是一个奇葩无比的国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耀《菊与刀》露中《当鞋合脚时》//@闲樹風見鴉:菊耀《菊与刀》《失温》《长使无相忘》qvq //@风华华开心的抱着柚子:露中《未完成的肖像》《当鞋合脚时》//@阿萧花花花:露中《世界绝症》《红金乡》《七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为那本《菊与刀》所以日本被限制了武力,未来,日本这个国家一定会灭亡,不过是没有国家这两字的一块土地。 //【日本正处于历史转折点上?】日本正处于历史转折点上? (分享自 @今日头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周日下午两点,读书会在我司正常举行。这次的主题是《菊与刀》,由朱老师主讲。欢迎来参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可以用「菊与刀」代表,那么中国呢?】水廿八:正如日本文化是偏向于极致、极端的。所以才会出现菊与刀两个完全相反的意向来表达。诸如樱花的美丽和凋零的悲哀,本是一体。竟然可以用来代表武士(不搭界啊!) 这可能与日本的地理有关。没有回旋。没… 网页链接(分享自 @知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是一部了解日本文化的经典著作,但因为写作时代的限制和作者本人未能亲临日本这个最大的弊病,使得该书越来越成为一本“不必读”的经典。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书中充满偏颇和过时的讲解,但作为文化人类学著作其治学方法却值得注意,所以全书虽然已“不必读”,但唯独第一章可以读,值得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菊代表悲伤,刀代表战斗。 活着本身就是悲伤的事,拿起刀去战斗吧,在汗、泪、血中体会到快乐和价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再也不是那个待公司如家臣般忠诚的民族了啊。之前也问了在日企工作的同学,感觉70年前写日本的《菊与刀》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现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拆书分享如果一本书,你细细的读了一点,还想着读第二遍,读第三遍,第四遍,读完之后立刻向分享给需要它的人,那么,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你内心深度最 ... @Zine中国 | 阅读全文: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 捎带一个忧桑的少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解读(七一):名誉,重于一切 ——浅论名誉观的两面性(以日本为例) 荣誉等同于价值。关乎一个人在体系中的名望、地位,身份。对名誉的捍卫,出于人类的本能。因为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可以用「菊与刀」代表,那么中国呢?】北风骤起 : 熊猫。 简直天生和中国民族性一模一样。原因: 1、能吃肯吃会吃。熊猫一天要吃14个小时,什么竹子都能尝尝,荤素其实也没啥忌口,啥都可以吃,有啥吃啥。咱们中国人也一样啊,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北风骤起: 日本可以用「菊与刀」代表,那么中国呢? - 知乎(分享自 @知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二战后的美国人,把日本的民族特性归纳为“菊与刀”,本书的缺憾是,作者没有去过日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解析日本民族根性最权威读本 2014-04-10 盛世新华 盛世新华。?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一面,但是没有那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矛盾。菊和刀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矛盾性的象征。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欲知日本人 必读《菊与刀》。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