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崇尚菊与刀的民族,究竟有多憎恶打仗? 崇尚菊与刀的民族,究竟有多憎恶打仗? @凤凰新闻客户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企图以外部压力来抑制人生态度的滋长的想法都无疑是荒谬的—《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晚上的啤酒活动,不容错过噢[嘻嘻] 南京·虎踞北路4号小区(西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拜读菊与刀这本书前,我有必要说我对大部分日本人的印象。就一个词——小家子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森林# 日式的断舍离,日式的留白,空与禅,菊与刀,仁义礼智信,日本的文化输出基本是现代精神缺陷的点对点式补足,输出到哪个国家,因是共性,就有共鸣。甚至谈吃,也不像我族止于传统复兴、口腹之欲,谈吃都能谈出返璞归真,精神家园之回溯。看《小森林》,又兴奋,又伤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本原版《菊与刀》读了快半个月了,才读了1/5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全民都崇尚武力,其文化就是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阅读#2015007#菊与刀#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同时在其生活的另一部分按照相反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混乱和不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解读:日本人真的“厌战厌安倍”吗?】据日本各大媒体进行的舆论调查均显示,50%以上的人对安保法案表示反对,支持者基本不超过30%。可结局竟是如此吊诡。纵然民意昭然,7月16日,日本众议院还是通过了新的安保法案。喜欢菊与刀的民族,真的愿意离刀那么远?原文解读:日本人真的“厌战厌安倍”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邦主驾到#示范是最好的教育:一整天,我让邦邦在我身边陪我看书.我看《菊与刀》,他看《成语故事》.一整天,唯一他出了一次门,给我们买早点,我一天倦在家中.现在饿了,起身做饭,邦邦这时对我说:"看书其实有点好玩!"效果达到了.晚上,他会给我磕磕巴巴地讲那些成语故事[强]我,蒸饭.日记.等待饭后故事[拥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樱花与武士,前门在谈判,后门就偷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温《菊与刀》,看到译者序言的最后一部分,这一段淡淡的话,却看得人又感动又难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成书于1946,但好多东西今天看来依旧一针见血。当年美国真的是没少下功夫。这段关于霓虹所谓反战片的揭露简直不能太赞。有一部算一部感觉都可以套入这个模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虽然部分对日本的描述现今看来以有些陈旧,仍然掩盖不了其真知灼见,剖析深刻,最后的预见性也很强,不得不对一个西方人研究东方文化至此感到佩服。另外其中提及中国的部分也很有趣,相当精准,只是到今天来...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作者本尼迪克特,信息量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