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戊戌变法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测试说王雪儿腹有诗书气自华 应该看看这个,关于康有为,戊戌变法,慈禧的一些事微博正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近代史的时候,脑洞大开,想着,如果戊戌变法没有失败,会怎样呢。[doge]然后就激动的不行不行,本来已经困的要死,结果效率刷刷的上涨,瞬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您是光绪帝,在那样的环境下,怎么做才有可能使戊戌变法成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此地不宜喧嘩。。。我們是如何在這種腐肉爛蝦的競爭淤泥裡保持不變的長青不敗。學習和探索的本色。本期話題明治維新三傑大久保利通的劍客,戊戌變法六君子的首席鏢客。武士與刺客的道義。歷史有時是個婊子有時是個懦夫。欺騙各種考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50W征《戊戌之变*谭嗣同》的剧本》今年是谭嗣同诞辰150周年,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本人筹拍影片《戊戌之变*谭嗣同》,现50万征集剧本,有识之士可以提供剧本的开头,合则约见。本50W征《戊戌之变*谭嗣同》的剧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南北战争到戊戌变法,罗胖的观点虽不完全赞同,但总是给你甩出条线索,拉直你的神经,找到一个兴趣点,深入进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然想起戊戌变法,当时100余天连发无数从上至下的改革文案,也许稳步推进更重要,如果不是当时那么大刀阔斧,将很多人都划为改革对象,而失去了同盟军,造成单兵独进的局面,也许改革可能还会继续下去。也许历史是面镜子,既需要大火快炖,也需要小火慢炖,节奏真的很重要。速度、步伐、节奏要平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还记得戊戌变法吗?但愿别流产了。 民政部出新规:百名高官将离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转帖:1908年11月15日,慈禧归西。叶赫那拉氏一生统治中国达48年,从剿灭太平军到联合义和团,从扼杀戊戌变法到宣布预备立宪,实行新政,慈禧把大清国折腾到临近灭亡之际,自己先死一步了。百年之后看今朝,资中筠先生在一篇讲话中指出:一百年了,没有长进,上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帝国主义入侵和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下,中国的有志之士进行了一些改良和革命。像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仔细想想,太平的洪秀全,戊戌的康有为,以及孙中山,都是广东人。而且他们中在一些斗争失败多数都逃亡日本,可见,广东和日本真乃近代中国革命的摇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历史上真实的袁世凯与通常所描绘的那个历史丑角差之甚远。事实上,袁从科举失意到投笔从戎后,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国诞生、帝制复辟等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其死后的历史书写中,却被剥去了血肉和灵魂,其形象变得面目狰狞,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悲哀与反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部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中国历史画卷。《天桥》被称为“以历史为背景的社会讽刺小说”,清末至民初30多年间的中国社会变迁在书中多有呈现,其间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更是成为故事中主要人物的人生幕景。文学笔法之外,凡涉史实之处作者无不审慎用笔。(谵小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李艳艳:没有李鸿章的东南互保,中国早就灭亡了,你这么替慈禧遮掩,是不是因为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还讨好过义和团,很合你们左棍的胃口?//@李艳艳:历史是警钟,国人当自强!//@思想火炬:【历史虚无主义为什么要为李鸿章、汪精卫等汉奸、卖国贼翻案?】清政府是卖国的,但这不能掩盖李鸿章卖国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幸免于难的“七君子”徐致靖。『戊戌变法后慈禧原拟处死“七君子”一人两次逃过斩决|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_凤凰历史』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伪装者》看多了好想把戊戌变法到建国这五十年的历史再过一遍。。有啥书推荐的啊。。#我是太闲了么。。##不。。这是忙死狗[狗]的最后挣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光绪京师学堂演讲源自小说《一个人的甲午》】《光绪事典》载,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是1898年12月31日,早在1898年9月21日,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就宣告失败,被软禁在瀛台。郭廷以的《中国近代史纲》、民国清史馆编修的《清史稿》等等,都没有记载这个光绪讲话。于丹这次糗大了,整个互联网都在嘲笑她